辉下达命令,他望着卡托维茨发了一会儿呆,其实从内心深处,他是希望率军占领这样一座大城市的。
因为这样足以在历史上留名。
不过他放弃了,按照命令,他只负责击溃外围守军,占领事项将移交给后面的友军。
格里威治只是一座小镇,这里没有任何波军,李辉的坦克团在占据小镇后,并没有过分骚扰镇民,而是以露营的方式休整。
按理说,他们在突破边境后,应该一路向着华沙冲去才对,但是李辉觉得部队不能在疲惫的时候交战,何况人会疲劳,坦克也一样。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他们将一路向北,下一次停下过夜的地点,将是琴斯霍托瓦。
而那将是最后一次休整了,之后他们将直奔华沙,按照参谋总部的命令,结束掉这场与波兰的战争。
当李辉在前线紧张指挥的时候,柏林的参谋总部里,也是灯火通明。
施利芬叼着雪茄,站在地图前,看着参谋们紧张地标注前线部队位置,眉头紧缩。
按照计划,他们发动进攻的第一天,将有四个集团军,分西北南三个方向攻入波兰。
但是目前看,只有南方的C集团军达成了目标,西面和北面都遇到极大阻力。
波兰人并非全无防备,当萨克森帝国的军队攻入奥地利和捷克时,波兰方面就预料到自己必将成为下一个目标。
于是他们积极布置防御,加强了在波兹南方向,以及华沙北部地区的部署。
所以当萨克森帝国发动突袭后,依靠兵力优势,他们撑过了第一波进攻,双方陷入胶着状态。
只有南面与捷克的边境地区守卫薄弱,按照波兰人的想法,即便萨克森帝国占领了捷克,也需要消化一阵才有可能在这里发动进攻,结果没想到,萨克森的部队,就这么打过来了,他们甚至还没有完成对捷克东北部地区的占领。
这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打法,不仅波兰人汗流浃背,作为设计者,施利芬也是感觉压力巨大。
按照他的设想,东线和北线的部队作为佯攻,牵制波兰人的主力,然后南面的C集团军,作为一柄尖刀,刺穿波兰人的心脏。
在完成对华沙的占领后,C集团军将与E集团军汇合,然后反过头,配合东线的A集团军和D集团军,完成对波兰大部队的包围。
这是完美的计划,但唯一的难点,就是南方的C集团军能否完成对华沙的攻占。
“报告,海因里希上校发来电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