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我做的红烧肉了吧?”
文松和肖强对视一眼,立即显露出一种积极的态度笑道:“知子莫若母,还是娘最了解我!”
肖强在家也是家人般的存在,嘴也被马春花养叼了,在外面吃饭还有点不习惯了。
“伯母做的啥东西都好吃,在外面我们俩都馋疯了!”
三言两语两人就把马春花给哄的高兴。
“肖强,这次回来多待些日子吧,回家多陪陪你娘?前两天我托人去送药,她的精神头不错,按照现在发展,过完年就能够下地溜达了。”
肖强听到母亲的消息,兴奋不已,眼睛也瞬间湿润,“伯母,这半年多,多亏了张爷爷还有伯母您的医治,才让我母亲的病情得到救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啦?”
马春花听了,赶紧安慰孩子:“报答啥呀,当初你对文松的帮助不也是不求回报,老天爷不会亏待善良的人的。”
走了一路,文松和肖强两个孩子就把所见所闻和马春花一起分享,四个人有说有笑的走在田间。
听的马春花心里也痒痒起来,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神医张真还真的信守承诺,整天带着马春花送给老爷子的指南针顺着河流开始寻找泉眼。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的让他在下游的村庄找到了一处隐蔽泉眼。
不是他幸运,而是祖祖辈辈的人不懂什么叫泉眼,才让他找到机会立功。
江大人闻听,信守承诺给予张神医五两的现银作为奖励。
由于杏林镇干旱,江大人亲自带人挖渠引水,借鉴西塘村的水利资源,把周围的大杨树村还有西柳村几个村子的良田干渠贯通融会一起。
这样一来解决了大半个杏林镇的所属村庄的良田灌溉问题。
玉米抽雄后,又追了一次肥,刚好江大人的挖渠引水灌溉,玉米接棒刚好借助肥料助长。
一转眼,杨家的生产工厂也竣工了,开始往厂子里搬运设备,招募工人培训。
招募告示一贴出,就有临近好几个村子的好多村民过来应聘。
但是杨文博也是有标准的,经过筛选考察还有做事的手法娴熟程度,最后留下了三十个手脚麻利的工人干活。
马春花对杨家父子的做事效率和态度非常的满意,其中招收的人员里面还有西塘村的几个村民,这点让她有些安慰。
毕竟她和杨家合作,把厂子开在村里就是为了带动村民一起靠勤劳的双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