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块招牌的确是无心插柳之举,1679年,康熙皇帝开始了他南下巡游的步伐,也就是我们戏曲中所提及的《微服私访》,六月初九那天晚上,康熙的第一站、也就是如今江南的扬州城,当天晚上、皇帝闲暇之余打算带着手下出去在扬州城逛一圈。”
“于是便在大臣索额图和太监苏培盛的作陪下,穿了一身寻常百姓的服饰,微服巡游,扬州和燕京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古色古香的江南风光淳朴民风让康熙一时间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看着过往百姓的安康生活,康熙内心颇为欣慰感慨万分。”
“康熙这一逛,一不小心就逛到了深夜的亥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深夜十一点,正准备返程,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暴雨席卷而来,大雨如同撒豆般的砸落下来,康熙和两个臣子也都被淋成了落汤鸡,恰好路过一家面馆,康熙几个人来不及多想便跑进去躲雨。”
“当年这家面馆还没有店名,开店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妻,原本这个时辰早就是老两口关门打烊的节点,老两口见这三人被淋湿全身,便好心的给康熙一行拿来了新换的衣裳,看到他们饥肠辘辘,还特别给三个人各自下了一碗阳春面,煮了几个充饥的鸡蛋。”
“康熙皇帝平时都是锦衣玉食的伺候着,哪里吃过这种苦头,因为一场暴雨狼狈不堪、饥肠辘辘、三两口便将一碗阳春面吃了个干干净净,内心对老夫妻充满感激,于是便让索额图给老两口一锭金子作为三碗面的酬劳,却不料老两口连声拒绝,谢绝了索额图的好意,说什么也不肯收这一锭金子,说能够帮助到他们就心满意足,不图路人的金银琐碎、只图一个心安理得。”
“此情此景让康熙颇为感动,他见老两口不肯收钱,索性就大笔一挥给老两口题了一块牌匾,取老妇人的名字为店名,青芳面馆,至此才有了这块、康熙皇帝唯一留下来的一块题字招牌,青芳面馆,前面说康熙只留下来三个字,现在加上这四个字,应该是七个字!”
秦朗将脑海中所见到的情形叙述了一遍,仿佛带着几个人瞬间穿越到了三百多年的那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仿佛他作为一位亲历者、亲眼目睹了康熙皇帝题下了这块《青芳面馆》。
苗瑞斌疑惑不解发出疑问;“这么一说,这几个字还真有几份康熙的风格特点,不过秦朗?这就是你的一个故事而已啊,有什么真凭实据吗?按理说如果康熙亲自题字的话,至少也会在牌匾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落款吧?”
马卫东随即纠正道:“苗老弟,你别忘了,当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