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是一件品相完整的文盘,古玩市场上的行情清晰明了,我还是觉得谢永生的十二万估价比较的靠谱,三万的估价完全没有任何依据呀。”
“我猜啊,秦朗大概率是刚到蓉城来,所以还不懂黄花梨的行情,一般来说只要是品相完整、没有明显缺陷、缺口的黄花梨古玩、基本上行情都比较的稳定,尽管这件文盘的雕工一般,但人家好歹也把鲤鱼的模样、轮廓给雕出来的呀!”
“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个马卫东师傅可不是一般的品阶宗师,从他前面的出题习惯来看,这个师傅压根就不按照常理出牌,这么普通的一件黄花梨文盘,随便换做一个鉴宝师都能顺利的鉴定出出结果,怎么还会拿到斗宝比试的现场来?”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都集中在秦朗的身上,大家都想知道他之所以出价三万块的原因。
秦朗从座椅上起身,来到展台上的那件黄花梨文盘边上,他指着文盘表面贴着的一块标签开口念到:“古玩文盘一只,长38厘米、宽26厘米,高18厘米,重量1200克。”
秦朗顿了顿,抬头面对众人:“各位,这是文盘上贴着的属性标签,表面上来看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一琢磨,这个数据中就隐藏了一个秘密,1200克!也就是两斤四两的重量,我们现代的黄花梨的密度是1.7g每立方厘米,就算是清朝时期的黄花梨,经过时间上的风化,也能达到1.4g每立方米。”
这套数据听的众人云里雾里,秦朗干脆就直截了当开口道:“我说的直白点吧,通俗来说,按照这个尺寸的黄花梨材料来计算的话,它的确切重量应该是在2200克的重量,顶多加上两百年的风化氧化,它的重量也不可能低于1800克!然而标签上标注的数据却只有1200克,这个问题就很明显了,赤裸裸的缺斤少两啊!”
经过秦朗这么一提醒众人顿时就恍然大悟,秦朗的数据说的是有理有据,如果黄花梨文盘只有1200克的话,那么就说明这件黄花梨文盘绝对有问题!
要么就是缺斤少两,要么就是中间掺杂了其他材质的木料,比如质量密度较轻的杨木、松木、榉木等木材。
那么它的最终估价价格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谢永生这边明显就是一怔,他前面滔滔不绝说了半天,现在却被秦朗的一套数据给推翻了,神经立刻就紧张了起来,脚下有些发麻、不知所措。
秦朗微微摇头否决了众人的猜测:“诸位,刚才我大致摸了一遍,它的料子确实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