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汪武负责财政这块,汪武要去府学念书,江一鸣便让江有田跟着汪武学了一段时间,村长的三个儿子都识字,江有田算学方面更擅长,让他做账房是最合适的。
等拿了工钱的那部分工人离开后,村长又宣布了一件事,“因为订单少了一半,不需要那么多人手,现在选出一部分人暂时离开作坊,等作坊订单恢复了,会通知你们回来。”
听说安排离开的工人可以多领一个月工钱,有些人心思浮动,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先离开,他们想着也不知江氏作坊能撑到几时,多拿一个月工钱就是赚了,不如拿着钱出去找别的零工做更划算。
当然有九成的人不愿意离开,他们在作坊做了将近四年,对作坊有很深的感情,愿与作坊同在,作坊在一天他们就在一天。
江一鸣和村长心里都很感动,不枉这几年每逢年节作坊都给工人发礼品,发奖金,虽然不算多,但工人们都领情。
外面一个偷听的汉子气愤的跑回村口,告诉其他人刚才发生的事。
“江一鸣和江村长做人太不厚道,同样在作坊做工,同样今天离开,凭啥他们多拿一个月工钱,咱们就没有?”
“麻蛋,欺负老实人,没有这样做事的,走,咱们回去讨说法,若是不给咱多发一个月工钱,咱们就闹到官府去。”
于是二十几个人气势汹汹地杀回作坊,大声嚷嚷着要让作坊给他们多发一个月的月钱。
杨氏嗓音尖锐地大骂:“想屁吃呢,作坊不出事那会,只是活少了些,奖金少了点你们就成天唱衰,今日说作坊要倒,明日说作坊要发不出工钱了。
村长一发话问谁要离开,会给结工钱,你们毫不犹豫就站左边,恨不得立刻离开,你们不仁,别怪我们不义,能拿补偿的那是愿意和作坊共患难的工人,不是你们这些黑心肝,一个子都别想多拿,作坊的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是辛苦赚来的。”
作坊每天有定产量,完成了定下的产量,工人手脚熟练有超产,并且质量没问题,就可以领到额外的奖金,作坊的工人大多都做了二三年,是熟练工。
这几年工人大多能拿到不错的额外奖金,从一开始的四十文一天,逐月增加,后来基本都能拿一两多银子,赶货的时候最高甚至能拿到二两多。
最近因为知府和县令的打压,工人们顶多拿一两银子的工钱,有时候只能拿七八百文,但和外面的零工比起来也是相当可观了。
要知道酒楼布庄等掌柜的工钱也才二两或三两银子,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