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的再多杨氏都无动于衷,听到那孩子和鸣哥儿长得像,心中微微一动,有点动摇了。
连江老太都因为这个,开了口,“真的和鸣哥儿长得像,有多像?”
“得有七分像,都是白面书生样,那孩子也读了几年书,听说夫子老是夸他呢,可惜家里太穷了,读了三四年就辍学在家,每天跟着他娘去赶海,捡海货为生。”
杨老太那个远房亲戚在一个渔村,当时他们就是去那个渔村走亲戚,遇到了杨氏病入膏肓的父亲。
“可我们又不熟。”杨氏还是纠结。
这时江一鸣从书房走出来,杨老太的话他都听见了,他觉得如果对方真的是杨氏的亲姐姐,还是要认的,不然以后怕有遗憾。
现在说不想认,万一七老八十想起来,突然想认了,那大姨母却因为体弱多病已经去世,后悔都来不及。
“买断养育之恩可以,但最多只能给你十两,反正已经知道大姨母在渔村,只要有心打听,迟早能打听到的。”
杨老太气得差点吐血,皱着老脸想了想,“十两太少了,至少三十两,你们托人打听也需要花钱,不如我直接告诉你们,不是更省事?”
江一鸣语气淡淡道:“最多再给你十两,你现在告诉我们那个渔村在哪,等找到人了,再给你十两。”
“鸣哥儿不管怎么说,我也做了你十几年的姥姥,多给十两就当孝敬我不行吗?你现在是能赚大钱的人,就别跟我计较这十两银子了吧?”杨老太决定来软的。
不等江一鸣说什么,杨氏挡在他面前大声道:“我在杨家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但凡杨家对我好一点,这十两我就干脆的给了。
你们打心底不把我当闺女,又能指望我对你们多好?就二十两爱要不要,五十年没见的姐姐认不认对我来说不重要。”
杨老太又被噎住了,曾经他们一家就是把杨氏当丫鬟来使的,当初原本杨老太还想过把杨氏许给大儿子的。
毕竟杨氏长得漂亮,而且这样还能省了娶媳妇的钱。
可杨氏心眼子贼多,杨老太担心大儿子娶了杨氏,被杨氏吹枕边风,不听老子娘的只听媳妇的,只怕要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思前想后的,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江吉祥来说亲,一眼相中杨氏,当时杨家要了三两银子的聘银,三十多年前的三两,能抵现在的七八两,杨家也算赚到了。
让杨家失算的是,没想到江家有发家的一天,以前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