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乔好奇他是如何预判潮流趋势的,陈行琅则展示了他收藏的《时装》杂志,分享了他的见解:
“我觉得这款红色蝙蝠袖裙子一定会流行起来,去年姜黎黎在电影中穿了一条类似的红裙子,我相信这股风潮就要来临。”
周乔这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记忆中确实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
周乔注视着陈行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意识到,陈行琅未来之所以能成为服装界的大亨,非仅仅因为她的先见之明,而是他对时尚潮流有着独到的洞察力。
在这个时代,很少有服装批发商会依据时尚杂志来挑选货物,但陈行琅却收藏了大量包括《时装》在内的国内外时尚杂志。
“你的时尚杂志真不少啊,还有国外和港台的吗?如果你愿意把它们都给我,我有一个主意可以帮你……记得你说过有一批男款羊毛大衣滞销了吗?”
陈行琅半信半疑地答应了。“只要你的点子管用,这些杂志全归你!”
他不仅收集了很多时尚杂志,还特意将上百本杂志展示给周乔看。正是这些杂志赋予了他的商品独特的风格,让他的摊位与众不同。
周乔注意到,这批羊毛大衣成了陈行琅的心头病。
如果她真的能帮他解决问题,那么这些杂志对于陈行琅来说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她随手翻了几本,觉得即使是给自己家人看看也很有价值。
“既然你能从《时装》封面模特身上找到灵感,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这些杂志推销你的衣服呢?
比如请一位受欢迎的男演员穿上你的大衣拍摄杂志封面,或者直接赞助杂志,让他们自由选择合适的男演员。
这样,不仅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还能引领潮流。”
陈行琅被这个新奇的想法震撼了。“你是说做广告?”他问道。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不过比传统广告更巧妙,成本也更低。”周乔解释道。
陈行琅思考着,“但如果杂志社不接受我们的衣服怎么办?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控制演员的表现……”
陈行琅是个小批发商,与时尚杂志和演员的世界相去甚远。对他而言,《时装》杂志不仅是学习的宝典,更是他日常生意的重要参考。
要他从崇拜这本“宝典”到尝试改变其内容,无疑是一大挑战。
周乔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你得花点心思,也得拿出些诚意来。别心疼那点钱!不过话说回来,你到底压了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