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锭因为其产能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过剩的情况,已经开始逐步退出货币的体系,变成一种普通的商品。
而金银本位却在加强,本来大汉快速工业化,金银的数量是跟不上大汉工业发展需求的,但徐凡开外挂,三番市的金矿被提前挖出来,中殷洲的金银矿也被提前挖掘出来,这些经营的收入极大的加强了金银本位。
最后是信用货币,也就是大汉的纸币,这随着大汉工业实力的增长,金银数量的增加,反而加深了信用货币的信任度,即便徐凡知道后世是信用货币的天下,但他一个人不可能扭转整个天下人的想法。
整个大汉从上到下是认可信用货币作为金银的补充,而不是相反的情况,而且大汉也没有因为缺少金银而爆发危机,从上到下都没有推动信用货币的动力。
等大汉的经济进一步壮大,当全世界的金银都无法满足大汉经济的需求时候,自然会有人想办法推动信用货币的
而且徐凡内心也有一些顾虑,后世有一个白头鹰讽刺笑话,美金的可信度比不上宝钞,30年时间就贬值了98%。朱元璋和他们比都成为了老实人了。他也不知道真假,但贬值是一定的。
信用货币后世宣传了那么多好处,好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的结果。但他们却从来不提信用货币的缺陷,哪怕这缺陷就光天化日摆在那里,但人家也不宣传,不谈论,不说明。
买包子都费劲的金元券,价值50万马克的面包,冥币都写不出来的数字,这一切不是发生过的事情,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玩意儿可是金融核弹,什么股市的收割机都比不了,一发下去寸草不生。徐凡很怀疑大汉的汉吏甚至自己的后代能忍住这个贪婪的欲望。
反而是以金银做货币,大汉这几十年的物价极其稳定,30年前的钱和现在的钱几乎没有多大区别。
大汉朝廷现在不缺钱,自己就当是为大汉保留底蕴了,以后大汉遇到危机,多一种金融手段去解决这个危机,所以徐凡也没有强制推广信用货币,只当这是一种补充。
本次诸侯大会当中,有十位诸侯分封在天竺,十位诸侯分封在炎洲,十位诸侯分封在南洲,这些诸侯国将会成为大汉在海上贸易的一个据点,完善大汉的海洋贸易体系,和大汉的这些诸侯则可以脱离寒苦的大漠地区,找到一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诸侯国,重新开始,可以说这次的移封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其中朝廷为了支持他们开发自己的诸侯国,每年会支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