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方都如此准备的时候,这一场科举考试还是顺利的进行了下去,虽然那些考生们抗议的很严重,但是有更多人却还是勉强的留在这里面,继续参与那些题目。
要知道,天下的寒门士子还是非常多的,这些人由于家里并不富裕的原因,所以还是要办一些农活之类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些人对于农业方面的一些事情还是比较熟悉的,起码不会像那些富家子弟一样,天旱了都不知道该浇水。
而且秦风出的这些题目虽然看上去一个个都十分的刁钻,但实际上却是考验这些考生们思维活跃的一些题目,而且这些题目还占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
只要那些思维没有被儒学经典彻底腐蚀,僵化的考生其实都能够答出这些题目来,最多也就是他们的答案不是标准答案罢了。
当然,秦风的这些题目当中,也很少有那些非常标准答案的题目,毕竟秦风主要是要启迪这些考生们自己思考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秦风当然不会给出一些像是八股文一样的文章,让他们去写。
秦风在这一次科举考试的试题方面用了很多自己在前世所积累下来的那些经验,这其中有很多甚至都像是脑筋急转弯一样的东西,就是为了能够选拔的出那些思维。
因为这些考生他们的思维活跃,如果以后做官之后,就算真的遇到一些事情,也不会死读书或者照搬书上的那些话,而是会有自己的思考。
甚至这其中还有一些关于判案之类的东西,只不过秦风却并不是打算让所有人都能够在这一次科举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说白了这一次还是秦风为了考验一下这些文人,看一看他们的水平究竟在哪?
这样一来,秦风进行的这六个科目的考试,只要每一科的前几名都能够进入到朝堂当中的话,那秦风就知道他们该派去哪里去了。
如果是那些在判案方面比较出色的考生的话,秦风就会让他们去地方做官,如果是那些对于朝堂上面的事情比较擅长的考生,秦风就会让他们留在朝堂里面。
秦风这一次对于科举考试的改革,实际上也是对朝堂的改革之一,毕竟只有让朝堂的机构不再那么臃肿,才能够让整个国家得到飞速的发展。
要知道现在朝堂上面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就算那些没有能力的官员也会被冠以翰林之名,留在翰林院当中,就光是翰林院里面就至少得有70多位翰林。
这么多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他们每天除去领着朝廷的俸禄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