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岳修也带人检查那些玉米,没有一袋袋打开,而是随机抽查了几袋,做个样子。他们发现,这些玉米都很不错,人家没有拿次品糊弄他们。
后面的交换,就是大队长跟他们对接。
名义上,就是周家庄跟塑料膜厂进行交换。对此,岳修也很赞成这种操作,免得落人口实,对双方都不利。
在村民们的帮忙下,那三车塑料膜卸下来,然后把那堆的玉米搬上塑料膜厂的货车。
讲真,那些玉米搬上车,村民是心疼的,尽管那也不属于他们村的玉米。
周益民也不吝啬,给塑料膜厂来的人,都塞了一包中华,而岳修则是多给1瓶拉菲红酒,反正这玩意他也不缺。
这让塑料膜厂的司机很是高兴。
他们司机虽然是人人羡慕的职业,收入也不低,但中华烟也很少抽呀!一方面是贵,另一方面是不太好买。
1块钱一包的中华烟,是国内最贵的香烟。
“你呀!跟岳叔客气什么?下次还需要塑料膜,直接来找我。”岳修跟周益民说道。
他也想跟周益民拉近关系,谁都能看出,这年轻人以后前途无量。
“好,一定。我们村打算搞大棚种植,塑料膜需求还是很大的。”
岳修也料到周家庄要塑料膜是这种用途。
现在盖塑料大棚并不流行,也不太好推广,主要是很多村子、大队、、农场、公社等都没有那么大的魄力。
怕投入的那些资金等打水漂,浪费劳动力,或者得不偿失。
而这周家庄,他从进村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太一样。
最明显的就是进村的道路。
这道路,比一些公社的主干道都平整、好走。很多地方,对道路建设并不重视,认为能走人就行,没必要搞那么大、搞那么好。
从这条道路,也能看出周家庄的魄力比其他村子大。
“还是你们周家庄有前瞻眼光。”岳修赞道。
老支书笑道:“不是我们村有前瞻眼光,是益民有。我们哪懂盖什么塑料大棚?”
岳修心里吃惊,这么看来,周家庄是周益民说了算呀!
闲聊了一会,岳修告辞,他们拉着那些玉米返回塑料膜厂交差。
“可惜,我们这没有竹子。”周益民遗憾道。
要盖温室大棚,最好当然是钢管结构的。但以当下周家庄的条件,那要求实在太高了。成本也太大。
如果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