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鸟类生存的资料。不少鸟类,为了生存下去,常常不得不随着季节的变化往返于寒暖的地域之间。为此,它们也不得不经常挑战生命的极限。
在寒冷的新英格兰和加拿大东部,生活着一种体重只有12克的黑顶白颊林莺,每至秋冬它们为了躲避严寒,不得不向着温暖的加勒比海迁徙,其间要跨越数千公里路程。可它们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义无反顾地跨入这场令人难以置信的危险之旅。据专业人员对37只林莺的追踪监测,发现它们从迁徙地出发,两到三天内就有7只出现在波多黎各或古巴,其间距离足足有2500公里,而且要经过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这说明它们必须日夜不停歇地飞行,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一个小小的林莺,不落地飞行的距离竟可以与当代飞机与导弹比美,实在令人钦敬。当然,可以肯定地说,其间一定会有一些林莺没有越过生命的极限,丧命在大海之中。但至少还有一部分成功的林莺,用自己的勇气开辟出了一条这个种群世代延续的生命通道。
为了生命种群的延续,高速和远距离飞行,为迁徙鸟类所特有。据记载,翻石鹬在环志后26小时飞了820公里,许多小鸣禽12--15小时就飞了750--1000公里。在墨西哥湾有一种隼可飞越3000公里海面。营巢于日本的一种沙锥到澳洲越冬,在5000公里旅程中可能完全不休息。金行鸟可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5个小时,从阿留申群岛直抵夏威夷。有人在北美拉布多半岛海岸环志一只北极燕鸥,90天后,这只鸟在公里外的非洲东南部被捕。另一只在俄罗斯北极海岸被套环的燕鸥,竟在大洋洲被发现,它至少飞行了公里。有一些候鸟,如带鸢、黑顶鹤、斑头雁、天鹅,甚至可以飞跃喜马拉雅山顶,飞行高度可达万米。它们为了生存,都在挑战生命的极限。
当然,这些候鸟所以敢于冒险挑战生命的极限,是缘于生存的需要。和这些生物不同的是:人类挑战极限不仅仅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进步和发展;人类挑战极限是主动的,不像动物界那样是被动的。人们攀登珠峰,是为了挑战身体的耐力和对高寒承受力的极限;田径运员的百米竞赛,是为了挑战奔跑速度的极限;大力士的负重拉力赛,是为了挑战肌肉和骨骼力量的极限等等,这一切旨在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而像罗阳那样,超越生命的极限,没日没夜的工作,更是为了祖国航空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全国人民的幸福与安康。
敢于挑战极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