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任正飞带方言和韩跃民到华为所在的厂房。
果如他所言的一样,砖头堆砌,又偏又远,又矮又破,跟后世的“华为”根本没有可比性。
方言兜兜转转了好几圈,仔细地考察几遍后,并没有给华为投资出跟软银一样的巨额数目。
因为,整个华为的创始股本只有仅仅2.1万而已,砸个一两百万,占股百分之二三十,显然不现实也不划算,于是在和任正飞的认真磋商之下,方言最终同意往华为注入8万,持有30%的股分。
这笔钱如今放在内地也是一笔十足的巨款,在燕京完全可以买四套左右的四合院。
而且除了投钱以外,方言和韩跃民也会搭上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单单是给华为在香江寻找接受代理的公司,就得费方言一番功夫,毕竟,不是哪家公司都能接受这么一家小公司“先货后款”的。
更何况,今后的BP机买卖,也会成为华为的一项长期且重要的盈利来源。
在和任正飞签署了入股合同后,方言收拾收拾行李,就准备启程,北上燕京。
至于龚樰,则会先在粤东呆上一段时间,协助方红创办明空电影公司的服化道工作室,然后往沪市而去,向上影厂汇报《黄飞鸿》第二部的合拍计划,这些都是在香江时跟徐客、施南笙商量好的。
方言搭乘飞往燕京的航班,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抵达了首都国际机场。
在家里休整了会儿,便给燕京电视艺术中心打了个电话,提前告知自己下午会去拜访。
鲁晓威第一时间把郑小龙、冯小钢、苏雅、赵保刚等但凡在岗的人,统统地都召集起来。
“不是说方老师调去香江三联书店当总编辑吗,这才过了不到半年,怎么就回来了?”
“他在电话里说,这次回京是代表香江三联书店,向集团总部汇报上任以来的情况。”
“述职啊!”
“那为什么不赶紧去三联书店集团,反倒是先来找我们呢?”
“………”
“都别瞎猜了,方老师在电话里没说具体的事,但说给我们电视艺术中心带了个好消息。”
鲁晓威这话一出,顿时讨论声戛然而止,满屋陷入一片寂静当中。
但很快地,一个个回过神来,越发热烈地讨论着方言带来的这个好消息究竟是什么。
只不过讨论来,讨论去,也理不出一个头绪,干脆就终止了这个话题,开始闲聊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