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和楚王相争,两败俱伤,也是损了董家的势力。”端敏公主心情十分愉悦,“压在我心中的浊气终于能吐出来一些了。”
“董太师不日就能进京,他一定会想办法帮赵王挽回的。”温鸣谦说。
“咱们之前商议的是尽可能让楚王和赵王都离开京城,进一步分散董家势力。但是他们一定不愿意离京的,尤其是赵王。”长公主说,“鸣谦,依你之见要如何行事才好呢?”
“陛下应该已经决定把应桐和应柏都迁出宫去,而让楚王幼子入宫。皇后和董家纵然不愿意,可是毕竟理亏也不得不做让步。
但他们终究是不死心的,总还想着让应桐做储君。
因此想让楚王离京,必须要给他以希望。这就得端敏公主您通过分野王向他们透露出依旧愿意把卓拉罕公主许配给应桐,并且提示赵王到北疆去驻守,将来有什么事好联合出兵。”
端敏公主一听就笑了:“这个主意妙,想劝动赵王离京,唯有让他儿子做储君这个诱饵最管用。
放心吧!契思和本意也想选应桐做女婿的。楚王世子的年纪和卓拉罕相差太大了,根本不可能结亲。”
“至于楚王,他的幼子既然进了宫,董家就决不允许他还留在京城。那就等于让他做大,将来势必威胁到皇后等人。
但是皇后也绝不会让楚王失去控制,因此就算把他迁出京,也会牵到可以管控的地方。”温鸣谦继续分析道,“若是有人能向她提议把楚王迁到长留王所在之处,就能通过长留王辖制他。我想皇后多半会同意的。”
“不错,如果楚王到无俦那里去,无俦就可以策反了他。毕竟楚王夫妇已经恨董家恨到了骨子里,只是碍于利益不好翻脸。”长公主点头,“要想除掉董家,最后不动兵是不可能的。真到刀兵相见那一日,就看谁的兵强马壮了。”
董家的势力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清除,需得下一番苦功夫,还要天时地利人和。
“鸣谦,我看着你总是温温柔柔,沉默寡言,却不想你心中竟有这般韬略。”端敏公主和温鸣谦相交的时间很短,对她也谈不上多么了解,只是因为利益相同,故而站在了一方。
但每次接触都让她对温鸣谦更多一重敬佩。
“公主实在过奖了,我也不过是现学现卖罢了。”温鸣谦低下头含笑道,“这几年只把史书反复来读,照搬照抄古人的谋略而已。”
“读书果然有用,你瞧你既有勾践卧薪尝胆的隐忍,也有程婴的托孤之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