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忆宸对于四书题有了破题思路后,并没有着急写八股文,而是打开了另外一份五经题试卷。
五经题试卷跟四书题不同,上面同时写着五道考题,分别取自五本经书中的一段,考生治哪一经,就选择写哪一道题。
比如沈忆宸治《尚书》为自己本经,那么就选择五道考题中的《尚书》题。
题目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这道题取自《尚书·虞书·大禹谟》,是儒学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中的前八字。
十六字完整版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据说这十六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古代先贤们托付天下与百姓的重任,靠的就是“道”与“心”二字。
用通俗点的话翻译,就是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
说实话,相比较四书现代人还能看个大概意思,五经很多内容简直跟天书似的,各种生僻字冷门语法晦涩难懂,让人看着就头大。
哪怕翻译成白话文现代语法,都显得不是那么畅通,堪比玄学。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五经的普及度都远远不及四书。因为别说是深入了解了,就连基本的看懂常人都做不到,还怎么普及……
沈忆宸看着眼前这复杂的五经题,仔细思索了起来,结合背景故事,大概能理解出题人想要表达的意图。
那就是人心难测,大道难明,你该如何做?
如果放在沈忆宸还没有去林震那里讨教之前,不了解孙鼎的文风喜好。那么他可能破题方向,就是放在考题原文的后八字上面。
答案核心变成要心智清明,目标明确专一,这样才算是一条正确路线。
不过现在沈忆宸知道了孙鼎的人生格言“教士务先德行”,那么自然就把回答内容往德行上面写。
既然人心难测,大道难明,那么就得坚守好自己的德行,不被外界所带偏,以仁义为先等等……
可以说这种答题内容,跟原本思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这就是为什么,揣测主考官的文风喜好很重要,甚至将决定你是否录取的关键!
有了方向,沈忆宸提笔写下了破题八股:人心道心之辩于微危也。
破开题目后,承题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孟子关于道心的交谈。而中篇起讲,用上了王阳明《重修山阴县学记》中,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