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皇后成为太皇太后,执掌大权,还能够做到那些,是真的不容易!
感到高兴的同时,朱元璋心中也有些担忧。
怕张皇后撑不到朱祁镇成年,就不行了。
毕竟她是太皇太后,而不是太后,和朱祁镇之间差着一辈人。
年龄相差的很大。
当下就望着韩成,问出心中忧虑。
“陛下,你的忧虑是正确的,张皇后在正统八年的时候去世。
而三杨也在这几年间,先后去世。
而这个时候,朱祁镇也算不上成年。
皇太后孙氏的权力很不小。
随着张太皇太后等人去世,一个很有名的人逐渐冒头。
这人就是太监王振。
这人深受朱祁镇信任。
张太皇太后在的时候,没事了就将王振训斥一顿儿,因此上王振在她在时,都是夹着尾巴做人。
但轮到孙氏掌权后,就不成了。
王振很会来事,至少在讨皇帝欢心和皇太后欢心上面,还是很强的。
所以孙太后就坐视王振做大……”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胸膛有些起伏了。
很多政策其实都有延续性,比如元朝兴起的妃嫔殉葬制度。
朱元璋之前就有考虑过,将之延续下去。
现在听了韩成所说的,孙皇后的事情之后,朱元璋又一次在考虑,是不是要将之延续下去了。
对于朱瞻基的看法,也再一次发生改变。
觉得朱瞻基还是不成。
既然已经看出那孙氏不行,当时就应该下狠心将他带走,而不是留下祸害大明!
当然,他胸膛起伏还有另外的原因。
“咱下令不让宦官宫女读书写字,这王振想来也是一个水平不怎么行的,怎么能让这样没卵蛋的家伙开始坐大?
这朱祁镇,还有那孙氏是蠢驴吗?
咱立下铁碑,严格规定后宫不可干政,她还有那张氏,是情况特殊,才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计。
但这让宦官坐大又是什么道理?!”
朱元璋已经是郁闷的,牙根痒痒了。
韩成看了一眼朱元璋,又看看朱标道:“那个……到了这个时候,宦官已经可以读书写字。”
韩成这话一出口,就让朱元璋恼火不已。
“这又是咱哪个不肖子孙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