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这个问题后,康驰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还是有学生在听的同时也在思考的……
“其实很简单。”
康驰直接放出了下一张图片。
“这就是他们的二代装置劳森机器-26,他们通过控制程序,让两极的活塞速度快一点,中间的慢一点,就能实现接近球状的压缩了。”
那个提问的女生顿时恍然大悟,
只觉得科学家的脑子,是真的是好使……
随后她又追问到:“既然枫叶国在磁化靶聚变的技术路线上,暂时处于领先的位置,您又看好这个路线……”
“那您觉得他们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让可控核聚变,达到商业化程度的国家吗?如果我们要在这个路线上追赶的话,有可能赶得上他们吗?”
康驰听后忍不住问了句:“你是新闻系的学生?”
女孩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难怪了,
这问题一听就很有炒作的噱头,
而问出这种问题,基本上算是新闻记者的职业本能了……
“很抱歉,我不是预言家。”康驰用不带任何情绪的语气说道,“科研本身也带有点运气成分,所以这个问题我也不能给出准确的答复。”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案,在设计之初的时候,大家可能都觉得是完美的,但只有通过真正的实验之后,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而通常来说,实验都是充满意外和挑战的。”
“磁化靶聚变也是一样的,它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聚变装置,我认为它仍有许多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通用聚变公司的二代机还在建造中,如果他们进展足够顺利,真的按照计划在走的话,今年年底就能实现超过1亿℃的聚变点火,明年达到科学能量的盈亏平衡,也就是1的Q值。”
“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每次压缩等离子体耗费14兆的能量,并产生704兆焦的能量输出,也就是5.9的Q值。”
“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那确实够勉强达到初步商用化的标准……只能说祝他们好运吧。”
接下来康驰又回答了几个学生的提问,这堂公开课终于缓缓的落下了帷幕。
视频结束后,钟维坚依然呆呆地握着手机,
他沉思了足足好几分钟后,才深深地叹了口气道:“磁化靶聚变的工程难度,绝对不是1+1这么简单,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