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每时每刻进行自学和研究,并在这个过程结识了一些长辈和朋友,
方启明、张晴、严辉、吴利鸿等人,都能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们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一起帮助康陶重新成立了磐龙光学厂。
搞科研和搓设备,其实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康驰造出相机和光刻机之前,还花了相当多的精力去搞硅片制造设备,
但一部电影的篇幅毕竟有限,李晨不可能把这些全都事无巨细地拍下来,所以这一段主要是通过一连串的画面快速略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反派再次出手了。
只不过,这次磐龙光学发布的产品,有点不一样……
这场高潮发布会,对应的自然就是大秦光学在鸟巢的那场。
国产微单、光刻机的出现,让反派的手段变得苍白而无力。
这段发布会,李晨大量使用了群像镜头,表现出场了各方的反应,最终镜头给到了躺在医院的康天明。
他看着电视的屏幕,露出了在这部影片中的第一次笑容。
影片就此结束。
——
这电影虽然是以康驰的故事为原型,但改编幅度其实还挺大的,
不但故事进行了取舍和重组,很多人物也进行了明显的象征化。
比如影片中的这个康天明,他所代表的,其实是老一代的华国相机制造的匠人,
而康陶代表的,是新时代的科技匠人。
李晨把两代人的命运和使命,拧在一个家庭中。
另外,两个时空的时间故事线,在整个影片中其实是不断地交错穿插,最终才串联成一个完整故事的,
这种手法诺兰最喜欢用了,能让一个可能原本可能很平淡的故事,变得更有悬念感,同时也多了些历史的厚重和饱满感。
这样的改编,如果作为纪实的人物传记片来说,肯定是不合格的,
但如果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或者说一部关于弘扬科研匠心精神的电影,它又能算是不错的小众精品。
至少大部分人都能看得下去,在最后的高潮情节,那段群像和音乐响起的时候,也绝对能燃得起来。
而且李晨显然文青病,其实挺重的,
这种文青病,恰到好处地让这个故事,多了点令人回味的东西。
同时整部片子的摄影、美术、灯光、道具等等,每一项基本都做到了极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