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落座后,曾宇清积累已久的强烈好奇心,让他忍不住开门见山地问道:“康总,到底是什么事,搞得这么神秘的?”
康驰笑了笑,然后从口袋中掏出一块手机大小的电池放在茶几上。
“曾总猜猜这是什么?”
曾宇清连忙好奇的拿起来看了看。
“锂电池?”
“不,这是一块钠离子电池。”
钠电池?
曾宇清心里不禁有些失望。
无论康驰此时拿出一块钠电池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他都认为钠电池从来都不是宁德时代的解药。
至少不是他现在要造的,能造的。
当年BYD的老总为了呼吁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们不能从燃油车时代被石油卡脖子,转变为电动车时代被金属钴和镍卡脖子。”
然而打脸的是,后来22年碳酸锂的价格直接疯涨到60万一吨。
只要是造锂电池,就得被卡原料的脖子,甭管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也甭管是钴和镍、还是碳酸锂。
于是那一年,钠电池重新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宁德时代也凭借着“钠电池发布”,一跃突破万亿市值的大关。
然而现在两年过去了,钠电产业依然没有完成从0到1的蜕变。
宁德时代的液态钠电池项目,就和固态锂电池一样,也依然停留在实验室中。
而且随着碳酸锂的价格逐渐回归理性,这个备胎似乎也被人逐渐遗忘了。
钠电池似乎更像是,用来威胁碳酸锂价格的舆论武器……
“康总如果想向我们订购钠电池,那恐怕您要失望了,我们暂时并没有钠离子电池的落地产能。”
“曾总难道就不好奇,这块电池是谁造的?”
“哦?”在康驰的提醒下,曾宇清这才有些好奇地问道,“谁造的?”
“我自己造的。”
“你造的?”
曾宇清略微有些惊讶,不过造一块电池其实不难,难的是如何批量稳定的生产,更难的是批量稳定地造高性能电池。
“对,我在东阳造了条钠电池的生产线,可以稳定生产出300Wh/kg的钠离子电池,成本只有磷酸铁锂电池的75%,如果形成完成产业链后大规模制造,成本甚至有望降低到50%!”
“!!?”
曾宇清顿时就呆住了。
事实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