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张太后入宫那一天,弘光特意让大侍从,把张太后抬了内殿里进行商谈,跟她密谋后达成了保密协议。
“帝不出迎,群臣奉凤舆至内殿下舆,帝掖后至殿隅,密语移时。”(《荷牐丛谈》)
俩人密谋的内容是啥呢?
其实也简单,就六个字:
“勿洩,同享富贵。”(《荷牐丛谈》)
“假弘光”的言下之意很简单:
咱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因为是我冒充的你儿子朱由崧,所以你才能当成太后;如果我这个假弘光被打倒了,那你这个真太后也当不下去。
你可得想好了。
所以弘光选择了处死童妃,却光明正大地迎立了张太后,甚至跟她亲近的有点发指。
3、为什么弘光会被质疑
其实从现存的明末清初资料看,朱由崧的身份是无可质疑的,他就是那个真正的福王。
甚至这事意大利籍传教士卫匡国都知道,朱由崧被迎接到南京的时候,卫匡国就是盛大场面的目击者。
“那时我正在雄伟的南京,看见一片混乱和惊惶,直到城守镇定下来,决定推立弘光为大明皇帝。”(《鞑靼战纪》)
如果弘光身份真的存疑的话,就算马士英手里有枪杆子,假冒的朱由崧也不会轻易被抬进南京吧?更不会只有一些官员,私底下用笔杆子写文章,而应该是成群结队地去发难吧?
那为什么会有不少人质疑弘光的身份呢?其实说到底还是明末党争的延续。
弘光朝的三大案,乃至于对弘光本人的猜疑,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明末三大案的延续。
明末三大案的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其实都是围绕弘光他爹老福王,以及他伯父明光宗争皇位展开的。
简单来说就是,神宗朝的东林党官员,都是力挺长子朱常洛继位,而反对明神宗立福王为太子。
这也就是常说的“争国本”。
最后据说还因为立太子的事,明神宗怄气二三十年不上朝,不过最终还是朱常洛登上了皇位。
勉强算是东林党取得了胜利。
结果万万想不到啊,明光宗朱常洛这一支,居然最后全军覆没了。
朱常洛在位一个月后驾崩,身后只留下了俩儿子:天启帝朱由校和崇祯帝朱由检。
天启死的时候没儿子,所以作为兄弟的崇祯继位了;崇祯帝是有三个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