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王朱栴画像
在老朱的有力栽培下,大明的初代亲王都受到良好的文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不管品性如何,文学造诣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的。史籍称朱栴“天性英敏,问学博洽,长于诗文”,“好古博雅,学问宏深,长于诗文和书法”。著作有《宁夏志》2卷、《凝真稿》18卷、《集句闺情》1卷,自编的《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等共5种。
正统三年(1438年)八月初三,思乡成疾的朱栴薨逝在位于宁夏的王府,享年61岁,朝廷赐谥曰靖,安葬于韦州蠡山之阳。
十七子朱权
朱权,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初九,生母杨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在第三次大分封中被册封为宁王,藩地北平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西)。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正月十七,正式之国大宁。
大宁地处喜峰口外,东连辽左(辽王),西接宣府(谷王),南襟幽燕(燕王),为塞外重镇,北平行都司所在。算上直属的营州三护卫,及北平行都司所属的卫所军,朱权手底号称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是一只强大军事力量。他到任后,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于谋略著称。
可成也兵强马壮,败也兵强马壮。靖难乱起后,南京的建文帝害怕他倒向朱棣,派人召其回京,因抗旨不尊而被削三护卫。随即被早已对宁藩实力垂涎三尺的燕王朱棣所裹挟,被迫随其起兵造反。
朱植算是明成祖靖难的合伙人,然而靖难之后,平分天下的许诺未获实现,反而被迫迁藩南昌,甚至连移镇南昌都是斗智斗勇换来的。这一切是因为,他在北平行都司中颇具威望,在靖难军中也有一定影响力,故不得不防。永乐元年(1403),包括营州五屯卫、开平卫、全宁卫等的北平行都司诸卫所内迁,大宁故地几乎被弃,逐渐被兀良哈三卫所占据。
宁王朱权剧照
被改封南昌后,深感前途无望,即韬光养晦,建造书斋,弹琴读书于其间,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之中,一生著述颇丰,曾奉命编辑《通鉴博论》二卷,写成《家训》六篇,《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汉唐秘史》二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作有至少12种杂剧。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朱权见这个侄子比较仁厚,于是出言试探称“江西非其封国”。可一向宽厚的明仁宗,对此非常坚决地顶了回去:“所云寄居江西,非所封之国,不与封镇各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