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大明的学者们已经发现了“王气”,也就是氧气,并且分析了空气中王气的占比,给出了大致的重量,北平国子监的学者又发现了王气的“负面”。
“如果王气是支持燃烧,那么王气的负面气体则不能支持燃烧,我们人呼吸的气体里就是王气的负面气体。”一名学者做着实验。
呼吸出的气体与生石灰等固体物质化合现象,通过加热又能从这些固体中再生成空气。
看不出意义的朱瞻基,仍然给与了热情的鼓掌。
科学就是如此。
正如中国的学者很早很早以前就发明了割圆术,算出了圆周率很多的位的小数点,数学是科学的根基,但是太过超前的科学知识,的确无法直接作用于生产力。
科学发明与社会生产力普及,两者缺一不可。
后世在前者上较为落后,但是在社会生产力普及一项上却有优势。
实验不只是这一个单调的过程,学者燃烧了硫磺和磷,磷是学者通过提炼尿液发现的物资,硫磺自古就有,两者燃烧时吸收了空气,质量变大了。
炼丹士们烧炼万物。
化学也是如此。
这是一项繁琐和枯燥的无穷大的工作,只不过化学有了数据,实验过程等等,突破了传统的束缚,走上了更高的阶层。
一名学者通过将铅在氧气中加热至较高温度,得到了红色的“结晶”,也就是后世的一氧化铅。
又通过复杂的不停炼制,发现了此物与木炭共同加热时,质量会减轻,学者告诉场下的“贵人”们,这是因为红色的“结晶”失去了空气。
研发司有大量领取津贴的学者,做着寻常百姓看来没有丝毫功效的事情。
甚至有百姓嘲讽。
随着民间商行的崛起,大商行的集中资源,以及激烈的竞争下,培育出了更多的研究人员,各项工厂继续解决的瓶颈得到了解决。
这不是单个人的能突破科学的,而是因为社会的需求,简而言之,市场的迫切下,无数研究者的工作没有成效,但是也有少部分的研究者得到了突破,或主动或被动。
在“穷举法”下,大量的新材料研发了出来,包括红色的“结晶”,人们发现了这个物质的一些功效,例如可以制作为染料。
大明高度繁荣的市场下,如此鲜明的染料,代表了巨大的利益。
在冶炼行业,红色的“晶体”可以作为助燃剂,帮助提高金属的熔点和改善金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