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领军徒步三十日,抵达浚稽山,匈奴人得知,发骑兵三万余人包围,以为必胜,不料李陵部箭发如雨,精准异常,大败匈奴,单于惊怖,召左右贤王商议,合军八万相攻。
李陵且战且走,鏖战十余日,射杀匈奴兵两三万,箭矢耗尽,兵器亦磨损不堪用,战将只余短刃随身。
将犹如此,士兵更是只能拆毁大车,取木为兵,最终陷入重围难出。
李陵于某日黄昏,独坐良久,忽然起身卸甲,只着便衣,愤然道:“各人再得十支箭,何虑不能突围?如今诸军因我陷死地,无所报之,且独自去斩了单于。”遂喝退左右,独自提剑而去。
诸军皆以为壮士一去不复返,不料隔了良久,却又归来,叹息道:“兵败如此,唯求一死。”令众军埋藏财物、砍断旌旗,分带余粮、冰块,趁夜色四散突围。
李陵与副将领十余精锐做一路,匈奴人察觉踪迹,以数千人追上围杀,喝令投降。
副将韩延年高吼:“汉家男儿,只知杀胡,不懂降为何物。”手持短刃,独冲敌阵,搏杀数十人,披创十余处,血流殆尽,面向长安而死。
十余壮士,为其勇气所感,尽吼“不降”战死。
厮时,荒漠之上,朔风呼啸,地上汉儿,尽已无声,数千匈奴围合处,李陵仗剑独立,几次欲冲锋,却又止步,挣扎良久,披发流泪道:“吾无颜见陛下也。”
乃降。
有残兵逃回,报告兵败消息,武帝大惊,只道李陵这等豪杰,万难贪生,召其母亲妻子慰问,有相士观其气色,并无死丧之色,故道李陵未死。
文武百官得知,都骂李陵不忠义,唯司马迁为其说情,言其转战千里,杀敌数万,矢尽道穷,犹自奋战,堪为名将表率,虽然不死,必是要留有用之身,以期立功赎罪。
武帝闻言,思忖良久,令将军公孙敖领兵入匈奴,接还李陵。
公孙敖无功归来,告曰:吾闻言李陵为匈奴单于练兵,教授射术,匈奴重之,因此不放。
汉武帝大怒,杀其母妻兄弟,处司马迁以宫刑——后司马迁以残身著《史记》,辉煌千古,此是后话。
又经数年,汉使出使匈奴,李陵找来,质问汉使:“我为国家血战,杀敌数万,后顾无援,力尽被擒,罪非在我,陛下何故杀我全家?”
汉使答道:“你为匈奴练兵,陛下因此震怒。”
李陵骋目跺脚,唱起撞天屈道:“练兵者,李绪也,岂是李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