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追捕使的官职,同样也是北面武士,他父子两个,都是院政的鼎柱人物!”
他这番话,信息量颇大,老曹听了不由皱眉。
轿子中玉藻前低叹一声,黄鹂般轻声道:“武大人,奴家来为你释疑吧,皇家历代,皆和藤原家通婚,藤原家历代家主,往往便是天皇的丈翁,任职关白,有摄政之权,关白者,唐之宰相也。近一二百年来,非藤原家出身,不能任关白,有了关摄之权,国中大事,便皆操藤原氏之手。”
曹操点头,吐字如铁:“外戚擅权。”
“正是外戚擅权。”玉藻前继续道:“白河天皇才智不凡,自然不甘为人傀儡,因此三十四岁时,传位皇子,自己入寺出家,自称法皇,与寺院中建立上皇院,通过上皇院向国内诸司发布旨意,称为‘院宣’,以此举绕过关白之权。”
曹操点头道:“好容易架空了上皇,转眼又被法皇架空,藤原家想必不甘心。”
玉藻前轻轻叹息:“大人一语中的,因此白河法皇广纳平氏、源氏子弟建立武装,其中佼佼者,封为北面武士。平原两氏都是皇族出身,昔年困顿时,历届天皇会取消一些皇子的宗籍,所谓‘臣籍降下’,以此减少开支,那些降籍皇子,有的被赐姓源氏,即‘源于皇室’也,有的被赐姓平氏,意为‘平安京’之平也。”
又道:“再说那平正盛,但马国、丹后国、备前国,皆在平安京之畔,可见白河法皇信重之意。”
曹操点头:“培植宗族势力对抗外戚,呵呵,他日宗族坐大,倒比外戚更要难对付。扶桑国既学中华,岂不知‘八王之乱’典故?”
玉藻前低声道:“事到急时,饮鸩止渴尚且不免,又何况未来之事?此人之本性也。”
这女子眼光、见地均是不凡,曹操倒是不由起了些谈兴,摇头笑道:“小民依本性而为,尚有破家之险,何况君王?呵呵,昔日汉末时,十常侍专权,大将军何进为对付这干太监,欲招边将入京,吾……吾素来最推崇的曹操曹孟德,当时便劝他,欲杀阉宦,一狱吏即可,大张旗鼓,其事必败。后来何进事败身死,董卓进京祸乱朝纲,汉祚至此而微。”
思及前生之事,不由感慨,踱了几步,宏声道:“白河即为天皇,权柄虽失,大义犹存,只消募纳几个忠义敢死之士,宣那藤原家主、子侄进宫,伏而诛之即可。可笑此人,放着大好正道不取,偏偏要弄些鬼蜮事业,好端端退位为僧,小家子般侧里夺权,为此又将权柄另付私人,此非驱虎吞狼,实乃养虎吞狼之计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