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做材料检测的,材料检测也是一个研究方向,以各种专业的数值来对材料性能进行评估,合金材料的检测是一个大方向。
对于岳智全这种材料构成、性能相关的专业人士来说,做一个超越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合金检测,简直就是一个梦幻般的体验。
其他领域的人,大概很难理解岳智全的感受,但他们对于数据还是有认识的。
励继平连续问道,“这怎么可能?1790?老岳,你不是在开玩笑,对吧?”
“我怎么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
“这个数值也太离谱了吧,上次是1560,这次直接提升到1790?”
看着另一边儿进入实验室的激动庆祝,再想想岳智全肯定的语气,励继平也知道数据是真实的,可正因为数据的真实,让他感觉完全超出了对材料研发的认知。
他所看到的和其他人一样,就是王浩做了一个专业的分析,直接对于项目工序做出修改。
然后,成品就了这么大的提升?
这种事怎么可能呢!
励继平满脸都写着不可思议,他觉得眼前发生的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作为一名工程院材料方向的院士,他有过很多次带领团队做材料研发的经验,他的团队也有做数据分析工作的人员,但他们的分析结果只能为项目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真正制定工序流程的还是有丰富经验的人员。
以往的经验也证明,材料研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断做实验。
温度不行,就调整一下温度;淬火效果不理想不行,就调整一下淬火方法;工序制作出来的成品有问题,就考虑对工序进行调整。
等等。
这也是绝大部分人都不看好金属实验室的项目的原因,因为相应的经费不足,就很难多次连续的做实验,实验次数怎么可能做出成果呢?
现在好了。
超出认知的事情就发生在眼前,被聘任为数据分析员的王浩就只是做了个数据分析,直接就把工序以及其他进行了一些调整,然后制作出来的成品强度大大增加。
这种事在励继平看来,就是完全不能理解。
曹东明也同样不能理解,他是钛合金领域首屈一指的技术专家,率领团队完成过很多钛合金相关的材料研发,也依靠这些成果获得过无数的奖项和荣誉。
他所理解的钛合金研发也同样是不断做实验。
而他的团队千辛万苦的努力,不断的烧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