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时间竟不知派人去了。
早在徐州时,几番出使外国,基本都是在郭嘉和祢衡之间选择,不过如今王政却是没有打算再派两人去了,为什么呢?
无论祢衡还是郭嘉,这两年来随着王政的势力变大,他们的声望亦是水涨船高,再非当日的无名小卒,尤其是郭嘉屡出奇计,功盖三军,此事不仅徐州人尽皆知,外人亦是闻名已久,这样的国之重臣,王政怎敢轻易让其深入外国境内?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刘表心生歹念,他在寿春鞭长莫及,那可如何是好?
这种事情真是不可不防,比如曹操若是派了荀彧过来,哪怕现在双方还是结盟,王政自问便一定会下手的!
且对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下手极为容易,借口更是好找,在其回返时安排一路精兵半道截杀,到时候以什么「盗匪横行」的理由搪塞即可。
但是除了祢衡和郭嘉外,徐州其他文臣的口才都是寻常,要是普通的出使任务,倒也足够。此次牵涉到买粮事宜,能力却是就有些不足了。
他深思许久,又望向寿春诸臣,陆绩?李仁?沈殊?这些人亦各有不足。或
只有胆识,或口才不够,一时间,竟是无人可选,不由踌躇难定。
却在此时,堂下一人突然站出来说道:「州牧,臣欲举荐一人。」
王政侧目望去,却见此人正是庐江太守刘勋的故臣刘晔,不由点了点头,温言笑道:「子扬所举荐者,必大才也。」
「不知此人是谁?」
刘晔正色道:「东成鲁肃。」
「鲁肃?」
王政闻言面露惊讶之色。
这自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鲁肃是何许人也,毕竟再是历史小白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位未来东吴的大都督啊。
王政所诧异的,却是鲁肃竟是东成人...
这就说这样一位名人就在自家的眼皮子底下不知多久了,若非陆绩今日之言,他还会继续茫然不知下去。
最关键的是,东成作为下邳的门户之地,王政可是未曾有过半点轻忽,不仅亲身莅临过这里,还将当时麾下仅有不多的大将潘璋都派去镇守了。
那么遗漏了这样的贤才,是谁的过错呢?
想到这里,王政心中恨得牙痒痒的,潘璋这狗才当真该死,在东成除了横征暴敛,看来是半点人事都没做啊!
心中翻江倒海,面上王政却是故作平静,甚至装作没听过这名字一般问道:「此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