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说不上太差,起码相比刘备和诸葛亮得益州后对蜀中士族的不断打压,其实袁术已算是客气的了。
放任的结果换来的却是背刺,这岂不让王政暗自忌惮...
他们今日起到了关键作用,将来我该如何封赏?
他们背叛袁术这般轻易,那他们日后对我又会如何呢?
胜利曙光来临之前,一丝阴霾却已先在王政的脑中一掠而过,更让他的眼神突然变得阴冷之极!
......
随着王政称病闭门不出,寿春城内仿佛再次恢复到了波澜不惊的平静。
但其实暗潮愈发汹涌。
除了王熊、陆绩等人的行动从明面转为了暗地,另一方面,探视后的杨弘虽然没抓到破绽,心中的狐疑反而愈发加重,一边加紧对王政等人的监视不说,一边三天两头向着袁术不断进谏。
黄天不负有心人,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也不知是终于压过了冯夫人的枕头风,还是袁术终于受不了他的喋喋不休,不管怎样,杨弘总算取得了袁术的默许,获得了调动南军的部分权力。
相比王政的徐州军,单就军职分布上,袁术麾下的扬州军明显更为正规一些,如寿春这样的首府,城中守军也分成了两个体系,分别是南军和北军。
南军属于袁术直属的亲军部队,负责楚王宫的守卫以及袁术的仪仗侍卫,北军才是负责整个寿春内、外两城的防御和治安工作,陆绩便是北军体系里外城的西城都尉。
杨弘乃是文职,手下亲信不多,所以之前只能大志掌控王政和王熊等数人的日常活动,如今有了一定的兵权,便代表他有了充足的人手调配,就在王政养病的几天里,使馆内所有人的出入悉数进入了他的掌握之中。
汇聚到他这里的情报,详细的程度令人咋舌。
不夸张的说,甚至就连王熊、周泰等或许都已经忘记,又或者压根儿就没在意的一些细节小事,也全部都在呈交杨弘的书简上、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得以一一的重现。
“昨日下午,王熊去了哪里?”
“东城一处府邸,属于城内沉氏名下,并邀请了几个官员,以聚会的名义在里面呆了半天,因为小人进不去内,所以并不知道他们的谈论内容。”
“可认清参与着的官职,身份?”
“比王熊晚进去的几个都记下了,之前有无人已先一步入了府邸,却不知晓。”
“前日下午,周泰去了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