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翔这么说,大家纷纷笑了起来,会议室内一时间充满了刻意的嘲讽笑声。笑声此起彼伏,像是一场精心排练的合唱,每个音符里都带着对陈阳这个“外行人”的不屑。王翔得意地环视四周,脸上挂着胜利者的微笑,好像已经看到陈阳在港城出丑的场景。
有几位年轻干部甚至掩嘴轻笑,眼神中闪烁着看热闹的期待。王翔的话外之音大家都听出来了,那种讽刺的意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如同一把无形的刀,锋利地切割着陈阳的专业形象。意思就是在说陈阳是个暴发户,是个只懂得用钱砸人却不懂文物价值的土豪,是个站在文化殿堂外的俗人。
王翔那一番话里,把陈阳刻画成了一个挥金如土、不知天高地厚的暴发户形象,好像陈阳去港城参加研讨会,就如同乡下人进城,不懂规矩又自以为是。在这些专家眼中,陈阳去港城去买人家视为国宝的东西,就好比一个毫无文化底蕴的土豪,就会买买买,就跟要把城门楼子买下来搬回家一样荒谬可笑。
这样的笑声中,充满了圈内人对圈外人的排斥和轻视,把陈阳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贬得一文不值。笑声在会议室内回荡,已经预判了陈阳在港城的窘迫和失败。有人甚至幻想着陈阳在国际场合出丑的样子,那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昭然若揭。
薛院长脸色阴沉如墨,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的火光,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耿老也是满脸不悦,嘴角下压,眼神凌厉如刀,随时准备开口反驳。朱老则是微微摇头,眼中流露出对这种偏见的失望与无奈。
这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对于王翔这种赤裸裸的嘲讽和对陈阳的不公正评价,显然是心生不满的。在他们眼中,陈阳虽然是商人,但却是真正懂行的人,是真正热爱文物、尊重历史的行家。他们看不惯这种以身份论英雄的偏见,也不赞同这种不加掩饰的嘲笑。
薛院长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得更急促了,眼神中的怒意几乎要溢出来。耿老深吸一口气,在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朱老则微微向前倾身,准备发言为陈阳辩解。这种明显的不满,在哄笑声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宛如寂静湖面上的涟漪,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反击。
等大家笑声逐渐减弱,最后几声干笑消散在空气中,会议室内短暂地陷入了一种尴尬的沉默。王翔还沉浸在自己的幽默中,却没注意到几位老专家的不满神色。这时,朱玉洁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不高但异常清晰,像一把利剑切入了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中。
“如果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