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将快书的部分股份卖出去,自己尽量保持67%的投票权。
后续再通过多方资本的合作运营,把快书推上市。
募集来的资金,则是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比如后续抖音带货的供货链构建。
当然了,这部分想法洛明并没有告诉容木,快书能不能成还是两说呢!现在和容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从容木的办公室出来,洛明的表情有些惆怅。
说实话,他是真没想到并州居然愿意拿出这么有诚意的政策挽留他们。
不过洛明转念一想又觉得很正常,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对于一座二线城市来说意义可太大了。
就拿前世的河南富士康来说。
河南和洛明的老家山西一样都是人口大省,高考那是出了名的地狱。
1亿多户籍人口的河南,高考人数是全国最多,但是这录取率却不是特别好看。
同时河南也是一个农业大省,2010年以前,河南的省会郑城,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工厂企业,更别提配套且成熟的工业体系了。
在这种情况下,能给没考上大学的年轻人提供岗位的,自然就是少之又少。
就算有岗位,工资也是普遍偏低,2007年的,郑城的工人每个月大概只有1000块钱左右的工资,如果赚的钱太少,就只能去外省打工。
正因如此,河南每年有大概2000万人,外出务工,背井离乡,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的时候,才有了一些改变,改变的原因自然就是富士康了。
2010年的时候,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要在大陆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代工厂。
当时,包括郑城在内,十几个城市摩拳擦掌拿出了各种条件抢成了一锅粥。
而最终呢,河南放出了三个大招:1是15亿美元补贴建厂,2是前5年免企业税和增值税后5年减半,3是在新郑航空港区划拨2000亩地让富士康建厂。
这三个条件一出,最终才让富士康落地到了郑城。
随着富士康的落户,很快就给河南提供了十几万工作岗位,截止到2022年11月份,已经有35万。
保守估计一下,大部分员工家里面有老人需要赡养,结婚了的话,有媳妇,有小孩儿。
粗略一算,35万岗位涉及到了至少25到30万户家庭,百万人的家庭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