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何太后又不傻。
“我可从没想过到京城驻扎,连这个临时都城都没有留下什么势力。”邓枫装的一直很认真。
“那好,这次你想要什么?”何太后对邓枫真没什么制约手段。
“撤销并州、冀州、幽州三个地方所有郡的太守大部分职权。
我的意思是说,以后就以此定制,郡县都一样,县令也是如此,以后郡守、县令只是郡县的主要负责人,只负责行政事务。
司法交给郡丞或者县丞,治安交给郡县別驾以及专门的衙役,财政交给各级主簿,再加上负责监察的监御使。
以后郡县大事由五人商议决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进行,以朝廷的名义宣布此事。
不管是郡还是县,以后都没有兵权,郡兵和县兵交给郡兵校尉或者县尉,这两人不属于郡县管辖,直接对更上级的军事部门负责。”
邓枫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再过几年州刺史也一样,只是换一下名称。”
“这是为何?”何太后不理解他的做法。
“不管是哪一级的行政单位,分权都是非常必要的,过度的权力集中只会造成麻烦。
先帝把早已撤销的州牧重新恢复,甚至连征税和招兵的权力都敢下放,老实说,我是真的不太理解。
州牧制度恢复以后,任何一个州都是完全自立的势力,有兵有粮,自然也就有人投效,根本不用理会所谓的‘朝廷’,就好像我如果不在意,你能拿我怎么样?”
“啊?”何太后完全傻了。
“还不止这些,比如这次董卓乱政,你看到有一个州真的在乎这件事情吗?
虽说二皇子下令各地朝拜的时候确实无人搭理,但你看这段时间风头一过,有多少地方其实是两边都朝拜?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段时间京城那边发出的诏令,其实大部分州郡也都认可对吧?
只要你们两边的诏书不冲突,其实根本没人多问,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在乎谁是皇帝,反正也动不了我。
哪怕你们刘家的自己人也一样,益州牧刘焉已经多长时间没上过奏折了?”邓枫对汉灵帝的骚操作完全理解不能。
“可是,有大宗正镇守益州......”本来想要反驳两句,但是何太后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当今之天下,汉室再兴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消失,这一点我不想掩饰什么。
唯一的好消息是,至少目前还无人敢起‘取而代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