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的时间,上党郡发生的、或者说是邓枫所做的一件事轰动朝廷,那就是整个上党郡,目前已经没有了哪怕是一家山贼、土匪类武装。
所有以上人员要么已经被击毙,要么被俘虏后派去搞军屯,这在整个天下开了先例。
不只是如此,邓枫还利用清扫地方的机会,趁机很是清理了一部分民怨沸腾、无恶不作的地方小家族,他们的土地没收之后全部安排剿匪的俘虏军屯。
如今,他已经有了十个上万亩的大型屯垦农场,别的不敢说,至少军粮方面已经完全不需要朝廷操心。
至于缴获的各种物资、粮食、欠款,邓枫一句没问,都交给陈宫处置,这也让这位太守府长使——邓枫已经给他升了官——名闻天下。
毕竟能让一个太守如此信任的文官,首先也也得有足够的能力,要是他干事儿完全垃圾,那个傻瓜敢如此信任他?
这件事还有一个隐性的好处,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邓枫的名望,至少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邓枫能知兵、善练兵、会用兵的名号算是彻底打响了。
第三是地方治理。邓枫把行政类的工作都交给了陈宫不假,但也不是撒手不管,他也时不时的看看情况、提提意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狠抓治安。
首先是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捕快队伍,不同于原本的衙役,捕快是纯粹的暴力单位,专职负责维持地方安定,打击各种犯罪。
总人数大约300人的样子,为此邓枫专门把王越的两个徒弟调出军队,负责此类工作。
人数不算多,但考虑到这个年代的人口,毫不客气的说,上党郡的人均捕快数量已经快要接近现实社会了。
不仅如此,为了强力打击社会上破坏安定祥和的势力,邓枫不知道多少次批准动用郡兵,特别是骑兵和弩兵的集火覆盖,基本上一个齐射之后,不投降的人就不多了。
邓枫也没浪费,这些抓起了的渣渣,加上监狱里的大量囚犯都被统一组织起来,在军队的强行看管下进行各种基建工程,最主要的就是修路造桥。
虽然半年多的时间不足以让上党郡发生什么太过明显的变化,但只要稍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些发展方向都是对的,至少陈宫已经对邓枫的这些操作彻底跪了。
当然,有人取得了大幅度进步,按照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肯定是有人付出了代价导致的,不用联想,就是并州张家。
首先是势力萎缩。
邓枫的剿匪工作从来都不光是为了剿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