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周总理、崇拜先哲,本质上都是粉丝心态。
但这个阶段的理性和独立,会让他们的行为停留在浅层界限。
一旦抱团,情况立即大变。
太极端的例子不敢举,只说当年的德国,几百万菁英,智力能力胜过今天的小孩子不知道多少,能够将他们简单的定义为“脑残粉”么?
粉丝心态,是几种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天性,共同影响之下,最终形成的一套行为心理模式。
所有的高等动物都存在这种模式,群居动物都有头领,强壮的个体可以支配更多异性,何解?
作为非首领的一员,由于对强者的崇拜,而选择依附强者生存,将自身与集体捆绑在一起,并且自发的维护这种结构的稳定。
这是高等生物在数千万年间的进化里形成的本能,人类亦是如此。
或许有些狂妄的小孩子表面上不崇拜任何人,但是仔细找找,他一定有尊敬的对象,有些他觉得很酷的行为或者事。
再次强调——在这方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必然都存在这一面。
区别只是,有些理智的人在条件未到时可以保持自我,另外一些则特别容易被旁人带动。
几百万德意志菁英,几亿炎黄儿女,都曾经验证过,大规模崇拜可以存在。
大学公共课有马概、毛思、邓论、哲史等内容,小五哥读得很认真,从中体会到的是人性。
这些东西看似百无一用,实际上是在为人建立一套科学现代的思辨思想,可以帮助学子们理解自身、认识社会、学习提炼矛盾。
所以在他看来,运营粉丝这件事本身一点都不lo,只关乎于有没有必要。
没必要,自然懒得理会。
有必要,那就用心去做。
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站到人类前列时,无论他愿意或者不愿意,粉丝的诞生都是必然的。
写的番茄、唱歌的姚贝娜、搞科普的霍金、搞打假的方舟子、搞事的思聪、搞人的陈老师……
无论正面反面,无关道德水平,每个人都有粉丝。
漠视粉丝是一种中立善良的做法,不理会不引导,爱散不散。
但是人性并不总是如此美好。
因为粉丝的信息来源严重受限,偶像和粉丝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距,因此粉丝非常容易受到蒙蔽,尤其是人一多,情绪就更容易挑动,往往就会受到利用。
骗财骗色尚且是小事,有些欺骗乃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