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
“此事确实很蹊跷,有可能正好是一种症状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相似的疾病。我怀疑的第二种病,结核性脑膜炎。此病起病隐袭,病程很长,症状有轻有重。病情有可能发生过其它部位被结核菌感染的病史,前驱期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轻度头痛、萎靡不振、乏力等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头痛加剧伴呕吐,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均为阳性。还有可能因为脑膜粘连出现眼睑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眼外肌瘫痪,复视、面瘫等症状。正常情况下,患此病后,肌腱反射可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但是脊神经受损,则有可能导致肌腱反射消失。”
“此病若是不能及时正确治疗,病情会持续恶化,最终进入晚期,直接危及生命。”
周灿说出怀疑的第二种病。
“这个女患者更有点像是进展到了此病的第二阶段。不过也有一些不支持此病的论证点,比如患者的部分症状与此病有所出入,而且病人的X线胸片没发现异常。脑脊液化验,蛋白升高,糖有所降低,但是氯化物无明显变化。”
先是怀疑此病,然后又说出一些不支持此病的论证点。
诊断有时候就是这样自相矛盾。
需要在反复推断中拨云见日。
“结核性脑膜炎,我们科室内部经过会诊后已经基本把它排除了。不过你刚才提到了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为阳性,这倒是一些新的发现。”
殷主任听完后,略有所思。
“怎么说呢!此病虽然嫌疑性最小,但是我却恰恰相反,认为极有可能是此病。这名女患者的病征比较经典,有多种疾病都能与其对号入座。所以,我认为既要从症征入手,又不能完全以症征为依据,同时还应该结合病程进展、患者有无病史加以综合辩证。”
周灿这人诊病从不看表象,他更喜欢抽丝剥茧,直指病灶本身。
也许这是一种诊断天赋。
让他在诊断各种疑难病例时,就是能够从诸多的疑点中锁定一个隐藏最深,或者最不易被其他医生重视的疑点,然后深入追击,排除干扰,最终查明病因。
“有点意思。”
殷化主任听了后,双眼微微放光。
“结合病程进展加以诊断,这一点我和其他医生确实没有想到。”
“其实我刚才还想到了一些其它可疑的疾病,不过最终都排除了。比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