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块、酒精、湿毛巾夹在腋窝、颈部、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并且说物理降温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比药物降温更安全……”
宝妈说起来比周灿还要更‘专业’。
“先别用药了。赶紧给孩子量一下心率与呼吸,再测一下指氧。”
临床上测试血氧饱和度,最简便易行的就是测指氧。
用指氧夹就能测出来。
数据还算精准。
“心率195次/分,呼吸61次/分,指氧91%。”
护士测完后向周灿汇报。
“你这孩子的命恐怕保不住了!”
周灿直接看向家属,语气严肃的说道。
“啊……经过您的抢救,不是说我儿子的体征暂时平稳了吗?”宝妈一听就急了。
“不错。您的孩子之前经过抢救,生命体征好不容易平稳了,可是您用酒精给孩子降体温。因为孩子还小,皮肤吸收能力强,目前已经呈现出酒精中毒。而且您还阻止我们的护士老师给药,对孩子是双重致命的伤害。您还是赶紧带着孩子去找那些专家治疗吧!我们这里已经是无能为力。”
周灿真恨不得骂这个女家属才好。
不过被他忍住了。
医患矛盾必须要注意避免。
宝妈听完后已经完全慌了,惶恐道“这,这可怎么办呀?我听专家说可以用酒精快速把体温降下去,效果比清水要好很多,怎么就酒精中毒了呢?”
“赶紧办转院手续吧!我亲自给你们办!”
周灿一脸淡漠。
护士站在旁边不作声,但是从她的表情能看出来,很解气。
没哪个护士愿意侍候这种事儿妈。
工作本来就已经够辛苦了,还得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跟这样的家属做解释工作。搁谁都会烦。
更可怕的是,这些家属很容易搞小动作。
比如给患者输液,有的药物需要缓滴。家属等得不耐烦,简单的认为反正只要把药物打进身体里面就行了。于是私自调大输液开关,本来应该四小时滴完的药物,结果被家属半个小时就给滴完了。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身体出了问题,甚至发生死亡,责任算谁的?
只要患者死亡或出问题,家属保证第一个大闹医院,各种索赔讨公道。
完了还要骂一句,庸医。
周灿坚决让这个患儿转院,正是因为这个宝妈太可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