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失去信心,转而优先选择西医方法治疗。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会进一步导致中医衰落。
因为没有市场,中医需要吃饭,需要养家糊口,干不下去。
无奈之下只能转行。
这基本就是国内中医目前的现状。
当然,现在好一点了。一些有智慧的人士提出了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宣传口号。这个很管用,中医治疗的副作用小,已经基本深入人心。
这是中医拼命搏杀出来的一丝生存空间。
说完了中医,再说说国内的西医现状。医疗仪器与器械、药品,这是西医的两大治病法宝。
因为我国当年很落后,也很贫穷,西医的发展起步很晚,再加上国外的技术封锁,导致西医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严重代差。
当然,现在正在努力追赶中,成效还蛮不错。
不过仍然在多个领域有很大差距。
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早年学习西医,基本上都是英语原籍。这就要求学医前必须学会英语。
无形中增加了医学生的学医难度。
到现在,一些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仍然要求是全英文的。包括最为人熟知的SCI,SSCI。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仍然可以克服。
可是仪器、器械、药品上的技术封锁,这是个硬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些硬条件不能解决,想提升医疗水平也提不起来呀。
曝一个残酷一点的医疗现状。
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医生首先考虑的永远是进口药物与器材。因为国产的效果差了不少,用上去,可能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严重的负作用。
比如同样一种药物,成份都一样。
以现在的技术,药品成份想要检测出来根本不是难事。
不过你要以为药品成份都一样,大家的效果也是一样的,那还真是大错特错。
进口药掌握着先进的缓释技术,可以精准控制病人对这种药物吸收的时长。国产的在这一点上,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的技术壁垒。
想想也是,人家两百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这个想要用几十年的时间达到与人家同等的高度,实在太难了。
综上所述,咱们的西医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实属正常。
中医没落,西医又没能追赶上人家的先进水平,这就造成了治疗疑难病症时会显得捉襟见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