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的大医院产科,基本上都是生产完,两天左右就能办出院。
医生和护士平时特别忙,有可能不会注意到婴儿是否进食,而是通过简单询问家属与产妇本人来获取相关信息。这种情况下,家属有意隐瞒医生,就特别容易出事。
周灿在儿科坐诊,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家属。
抱着刚出生几天的孩子来找他看病,一看孩子的精神状态极差,处于昏睡状态,嘴唇干燥。询问家属时,对方会吱吱唔唔,含糊其词。
对婴儿检查后,结果发现已经是生命垂危。
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在心里暗骂家属太无知了。一条活生生的小生命,可能就这样夭折。
在医院里,哪怕婴儿拒食,只要及时向医生和护士反应,也是有办法保住婴儿生命的。比如直接静脉输送营养液。
新生儿科的重症监护室内,有的早产儿,刚生下来的时候可能只有几百克,小得像只青蛙。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护理,一般情况好点的,一个月左右就能增重到三四千克。这时候基本上就发育成一个正常的新生儿了。
“唐主任,您和其他主任讨论后,认为患儿是什么病?”
周灿一边查看患儿的资料,一边询问专家们的讨论结果。
因为这些专家们之前讨论时,他并没有在场。
诊断这种疑难病例,往往需要群策群力,集众人的智慧于一体。
“目前的诊断意见基本倾向于心力衰竭,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心衰,还没有统一论调。”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各种检查结果、诊疗经验,诊断出是什么病,这并不是最难的。
真正难的是要找到引起此病的原因。
引起心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心脏肥大,先心病,甚至像周灿前不久刚破解的那个疑难病例,居然是因为双腿的腓肠肌萎缩、松驰,引发心衰。
新生儿的身体比成年人要脆弱得多。
很多检查可以直接用在成年人身上,但是没办法用来给新生儿检测。
还有,成年人能够准确的表达出哪里难受,有哪些症状。
婴儿却没办法告诉医生任何情况,能够哭几声算是好的了。
“患儿现在在哪?”
“在7号病房内,我带你过去吧!”
唐菲主任身为儿科的大主任,非常忙,身份也是十分尊贵。
由她亲自带周灿过去,既是对周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