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别说是七天出院,能不能活着出院都不好说。
“蒋薇,伱是专业学护理的,看看这位患者的护理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患者的术后护理极为重要。
急诊科目前的护理水平说不上很好,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好的!”
她答应着,开始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
“从她目前的体征、食欲、排气、尿量,可以看出来手术很成功,暂时没有发生术后感染,或者肠道二次穿孔、漏液。她的术后护理主要以抗感染为主,我建议可以适当吃些流食,促进肠道蠕动的同时还能给她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撑。另外,进食的流食中,建议每天至少摄入五十克磨碎的黄豆,增加排气量,更有利于肠道恢复。”
周灿听完后,眼神微亮。
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触到营养学在护理中的灵活运用。
术后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也有营养支撑这一项,不过那只是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而采取的营养支撑。而且多是采用简单粗暴的营养液输入。
蒋薇此刻提出的食疗建议,明显比那种普通的营养支撑高出一个段位。
“不愧是留学博士,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你告诉家属详细的食疗清单,让他们看着准备。”周灿刻意提了一下蒋薇的留学博士身份。
这是为了增加家属对她的信任度。
医生与护士在临床诊疗中,家属更愿意听医生的,而会自动忽略护士的存在。
至今仍有大部分病人与家属对护士存有一定偏见。
认为护士就只会打针换药,甚至打个针都会出错,遇到血管不显的肥胖患者,或者血管很细的儿童,往往需要扎针两三次才能成功。
这些歧视对护士很不公平,也是造成护士离职率高的一个原因。
“她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水平极高,刚才提的建议非常好。你们记一下,按照她的建议给这位奶奶喂一些流食,可以缩短她的住院时间,节省不少治疗费用。”
周灿与家属沟通,早已经得心应手。
你说别的,家属往往当你在放屁。只要提到可以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速度,保证家属立刻就会变得特别积极。
“好好好,您请说,我记好以后立刻就去买。”
患者的女儿应该也有五十多岁了,听了后,当场拿出手机按下录音键。
周灿不由一阵紧张。
他每次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