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治疗意见就是处理肺部感染与动脉血管严重狭窄、闭塞部位,对吗?”
雪燕主任问道。
“对!我认为患者的腹主动脉等部位虽然也存在血管狭窄性病变,但是情况较为轻微,暂时没有出现明显症状,所以不用手术处理。”
周灿点头确认。
随着他的水平越来越高,给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时,反而更加谨慎。
能够不做手术,就尽量不做手术。
任何手术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一原则被他提升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以前给病人治疗时,更多的是考虑疗效与病人做手术后的获益。
这也是绝大多数外科医生遵循的手术原则。
做手术带来的伤害,只要小于患者所能获得的益处,基本就可以考虑手术。
现在,周灿除了会考虑患者受到的伤害与术后获益这两点,还会尽可能避免为患者做手术。如果无法通过药物或者理疗等手段治疗,必须手术,那就尽可能选择伤害相对较小的手术方案。
比如上次给那个主动脉夹层患者做手术,就没有给患者置换主动脉,而是选择手术方案更复杂的搭桥、血管支架来解决。
即便患者的主动脉已经有了一道很长的动脉夹层撕裂带,毕竟是患者‘原装’的血管,能不换掉就尽量不换。
这种注重保留患者原来的身体组织与器官的手术思路,明显要比以前更高级。
也是一种手术意识的进化。
明明是个外科医生,却尽力避免让患者做手术。
表面上看,与自己的饭碗过不去。
实际上却是把手术的档次提高了一个层级。
就好比同样是做生意,以前摆地摊,现在有了店铺与品牌。
“还有,动脉硬化性闭塞往往是全身性疾病,处理原则就是只要没有明显症状,没有严重威胁生命,就尽量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周灿又强调了一点。
这种全身性疾病,特别棘手,如果医生是个强迫症,非得要把病灶全给处理了。
那恐怕需要置换患者全身所有的血管。
即便如此,仍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这有点类似于治理一个国家。因为战争、腐败等问题,这个国家都被打烂了,新上任的君主如果想要坐稳皇位,并且治理好国家,一定只能是循序渐进式治理。
而不能想着一步到位。
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