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治疗,也是相信你们的医术才特意赶来省城找你们。”
患者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听到其他医生与护士都对周灿的医术有信心,他不由开心的笑了。
……
忙到七点多,周灿总算把所有的手术患者处理完毕。
除了收获大量医术经验值,还收获了一身的疲惫。至于想要收获患者的感激,得等到他们康复以后。
如果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并发症,他收获的就不是感激,而有可能是各种质疑与背地里咒骂了。
一般情况下,患者和家属当着他的面很少骂人。
最多有些人背地里向医务科投诉。
“周医生,能麻烦您再加一个班吗?分诊台来了一位六岁的女童,脸色紫绀,血氧饱和度只有61%,情况看着挺吓人的。”
急诊科的护士大多数与周灿都很熟。
他为人也亲切。
有时候,遇到一些危重患者,看到他,都会请他过去帮忙。
周灿基本上也是来者不拒。
“血氧那么低,上呼吸道查过了吗?”
氧气的获取,完全依赖肺部与上呼吸道。
孩子的血氧低到这种程度,首先考虑的就是上呼吸道堵塞。
比如前不久刚救的那个花生米卡喉的婴儿。
“今天是谢医生值夜班,他的经验有限,把该查的查了一遍,暂时没找到病因。我特别担心那孩子出事,所以请您过去看看。”
“行,先过去看看吧!”
周灿跟着护士来到分诊台,看到一对相当年轻的父母,带着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求诊。
小女孩目前已经脸色与嘴唇深度绀紫,包括身上的皮肤也是如此。
十分吓人。
患者的母亲一只脚是跛的,站在那儿,身形明显不自然。
周灿立刻意识到,患儿的母亲很可能是一位腿部残疾人士。
患者的父亲高高的个子,形体正常,脸上充满焦虑。
周灿挤上前,谢医生立刻像是见到了救星一样。
“周医生,这个孩子的血氧只有六十左右,但是并没有发现异物卡喉之类。请你帮忙看看。”
对于一些成长慢的医生,哪怕工作五六年,遇到这类急病例,危重病例,仍然会慌得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因为有时候,患者的死亡只在一瞬间。
“孩子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