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检查中,彩超常用于这种潜在的血栓,血运诊断。
“我立刻找家属谈话,做一个彩超看看。手术室那边你先顶着,没把握的手术可以压一压,等我处理完这事再做。”
许医生叮嘱道。
“好!”
周灿却在想,万一真是血栓,凶险系数将会十倍增加。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让患者活动,特别是右臂。”
临走前,他叮嘱道。
四肢的血栓,除了可以造成肢体血运不畅,出现肢体坏死,疼痛,肿胀外,最大的危害就是顺着血管乱跑。
因为人的体内血液是不断循环活动的。
它借助心脏的泵入、泵出动能,不断完成动静脉血液交换与循环。
依着周灿的意见,立刻把患者的右臂齐肩的位置束扎住,这才保险。
只是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家属和患者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这种行为很少实施。
在很多情况下,几乎所有西医都默认一种治疗程序。
如果病情不明确,那就继续观察,等到病情明确了再抢救。
这也可以视之为防御性医疗行为的一种。
半个小时后,周灿接到许医生的通知,确认患者右臂发生血栓。由于急诊没有这个条件,人已经转到普外做二次手术取栓。
打这个电话给周灿,是让周灿帮忙打声招呼。
普外科现在一分为八,率先完成了科室改革,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地位也是越来越高。
这种二次手术的病人,本身存在极大的纠纷隐患。
周灿在那边的人面很熟,打声招呼才能尽快给患者安排手术。不然,人家普外科的血管科、基本外科,完全可以踢皮球。
周灿利用规培的三年时间,与多个科室的医生,甚至包括那些主任医师搞好了关系。
在关键时刻,用处非常大。
无形中,他像是触手怪一般,以低微的职称,与各大科室的主任医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得不说,这是低等医生中的一个奇迹。
中午吃饭时,他收到消息,那位患者的血栓经过二次手术后,成功取栓。
患者做完手术后,已经送回急诊科的病房护理、继观。
陆医生的手术权限,果然被许医生停掉了。
听说正在讨论把陆医生调到急诊科的其它岗位。
只是说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