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小诊所的清创、缝合技术差,没给患者缝好。再加上患者为了省钱,在家里疗养,这才造成感染。
谁能想到,罪魁祸首竟然会是动脉血栓。
如果彻底把那根动脉血管堵掉了,肯定也能及时发现。因为肢体缺血会直接坏死。
恰好这个血栓并未彻底把血管堵死,而是堵掉了90%以上。
这就造成那根动脉依然可以供血,但是血运非常差,只剩一成的血运能力了。这么差的血供,创口能愈合那才真叫奇迹。
有血供,能保持下肢的基本生存,这也使得医生们很难发现这处血栓的存在。
甚至压根都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介入室内,周灿凭借一手精湛的操作技术,顺利为患者取出了残害患者多日的真凶。这是一块长约一厘米左右的血栓。
目测,它应该是血液凝结所致。
不像是脂肪栓。
形成这种凝血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就是外伤引起。甚至有的护士在给患者做留置针头时,如果二次使用,操作不当,也有可能造成血凝栓。
有经验的护士,在二次使用留置针头输液前,一般会用10ml左右的注射器回抽,直到见了红,才会开始输液。
鲁莽的新手护士常犯的错误操作,就是直接输液。
然后发现昨天刚扎的留置针头似乎被堵住了。
接着,懒护士直接用液水冲管。
她们不知道,昨天刚扎的留置针管被堵,很可能是封针的时候,有血液倒流至针头内。经过一晚上,形成了血凝块。
这种情况下强行用盐水冲管,非常容易把血凝块强行冲洗进患者的静脉血管内。
留置针管被堵住,除了有可能是血栓外,还有可能是残留的输液在针管内形成了结晶。这个更危险。
无论哪一种,只要被强行送进患者的静脉血管内,都有可能造成致死的严重后果。
遇到留置针管被堵住,正确的操作方法有三种。
判明原因后,可用10ml空注射器轻轻回抽,将凝块从管中抽出。
或者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也可用含有肝素钠(25u/ml)或尿激酶(10万U/ml)的10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夹管5分钟,然后再使用空注射器回抽。若无回血再反复一次。两次操作后仍无回血应立即拔针。
这种情况下,要更换新的留置针头重新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