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患者都是五年为一个生存期,但是她,最多只能用半年作为一个生存期。
按照她现在的情况,能活三个月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如果能够积极治疗,熬个半年到一年,大有可能。
“我想不通,为什么别人得了感冒都能治好,我女儿只是一次意外的小感冒就成了癌症呢?”家属崩溃的向周灿询问着答案。
“您女儿的淋巴瘤有可能刚开始并没有出现。我看了她两年前的第一次入院血常规检测结果,提示肝酶升高,那时候应该存在慢性肝炎。从当时的其它检查结果加以辅证,她当时应该感染了EB病毒。她的淋巴瘤产生,应该与EB病毒感染有关系。”
周灿对这个患者的资料和整个病程周期做过梳理与分析。
他高度怀疑患者第一次住院治疗时并没有出现淋巴瘤。
“EB病毒是什么?”
患者问道。
她的内心肯定对人生有着许多的不甘,更想弄清楚,自己的病到底是怎么从一个小感冒演变成能够夺走她生命的癌症?
“EB病毒全称是CAEBV病毒,也就是疱疹病毒。你第一次发低烧,肝酶升高,便是感染了此病毒。”
周灿发现那个女记者掏出个小本子在快速记录着什么。
不过他并没有阻止。
“这个病毒为什么治了两年都治不好呢?是当时那位专家的医术不行,还是因为这个病毒感染本来就治不好?”
家属这时也渐渐冷静,她同样迫切的想要搞懂女儿的感冒,为什么两年间直接变成了癌症晚期?
如果是因为那个专家的误诊误判,导致她女儿的病情延误,她一定会让那位专家付出代价。
在这种公众场合,回答这种敏感问题,周灿显得十分谨慎。
旁边的史副主任担心他乱说话,悄悄用脚踢了踢他。
周灿又怎会是那种口无遮拦,不识轻重的人?
特别是有记者在场。
“EV病毒最高危的易感人群为既往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没有有效的疫苗进行接种。临床上常常根据病情选择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你们初次入院时,外院专家开了保肝护肝,以及抗病毒药物治疗,并无不妥。”
周灿尽管在心中骂那个外院专家是个庸医,活活把这个女孩的病情给耽误了,但是嘴上却为那个外院专家留了口德。
他相信那个外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