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有一条硬性规定,需要获得高官科技奖三等以上奖项或相关荣誉奖项。这个条件其实挺难的。
有的人就是评不上这个奖,最终只能郁闷。
还有一个硬性要求也很难,在国家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一篇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这个需要以第一作者发表才算合格。
事实上,就算成功发表了,也存在诸多变数。
柳老整了两篇,差不多就是双保险的意思。毕竟年龄到点了,再评不上,就只能唏嘘了。
从这些细节方面,也能看出柳老的执念有多强。
“什么事情都是尽力了就好。这次科室改革,应该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它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你一些助力。”
贾主任年过古稀,对于评正高职称这种事,他本人亲身经历过。带的学生中,也有不少已经成功评上了。
所以他的经验远比柳老丰富。
普外科室的改革确实是一个良机。
很多医生都想要抓住这个机遇,向前迈进一大步。
“先入座吧!这次评选由院级领导亲自参与,综合多个维度评定分数。有着周灿在伱那一组,我料想成绩不会差。”
贾主任可是深知周灿的能力。
可以说,周灿在哪一组,就是哪一组的福气和运气。
“您真是慧眼如炬,什么都逃不过您的法眼!这次我们小组能够逆天改命,小周的功劳超过我们小组的所有人之和。”
柳老对周灿的评价之高,超乎想像。
事实上,周灿也确实为这个小组做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您会这么说,我是一点都不意外。我从没见过像周医生这么优秀的年轻医生。”秋虹的一双妙目看向周灿,眼中透着浓浓的欣赏之意。
“诶!秋师姐怎么听啥就信啥呢,柳主任这是抬举我,知道不!我就是一个小规培生,在柳老与何医师的指导下做了几台手术,仅此而已。”
周灿可不敢戴这顶高帽子。
他一个人的功劳压过小组的所有人总和,要是傻呼呼的承认了,就算柳老没意见,别的医生听了也会感到不是滋味。
普外科科室主任的夏怀安,陪着邺副院长与另一位不认识的儒雅中年男子,以及院办的房主任快步走进会议室。
周灿等人赶紧走回自己座位坐好。
紧随这四人之后,大外科的谢主任与人事科的胡副科长,还有多位医院行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