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郑州某医院。
图雅的年手术量,也就相当于人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当时我也不太相信,后来经过多方比对与查证,可以确定这个数字没有弄错。”
汪医生还专门求证过,手术量不可能弄错。
得知这个数字正确无误,杨青手下的医生们再次发出热议声。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们纷纷猜测着其中的原因。
“哼,三个正式医生一天完成二十一台手术也没什么嘛!平均下来,每个人七台手术而已。”杜冷还真是无知。
对手都已经这般强大了,他竟然还满不在乎。
他压根不知道手术的复杂性与艰辛。
出现这种有失常理的错误认知,也不能完全怪他。
就好比一个人出生在大富之家,天天吃着大鱼大肉,突然有一天听说别人也能顿顿吃肉,他觉得这很正常。
杜冷自打进入外科开始,无论在哪个科室规培或正式工作,都受到了主任医师们的热捧。
他参与手术的一些简单部分,自然而然觉得做手术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难。
“杜医生有所不知,二十一台手术并非全都是简单的一级小手术。而有可能包括二级手术,甚至三级大手术。如果是三级大手术,至少需要一位副主任医师带一位正式医师当助手,才能完成。二级手术同样需要两名正式医生同时配合。”
汪医生真不知道杜冷是怎么想的。
要不是人家地位特殊,他恐怕都懒得解释。
“你要取平均值的话,至少需要以两人为单位。二十一台手术,他们只有三个正式医生,意味着两人组成的手术小队,需要完成至少十台手术每天。这个量,我们小组没有人能达到。”
很多三四级手术,一天能够做上两台就已经是极限。
“个人认为,两名正式医师一天的手术总台数六台左右已经是极限。三级手术最多只能有一台,如果有两台的话,极限就是两台三级手术/天。”
这才是符合实际的算法。
至于杜冷的算法,完全就是脱离实际的想当然。
“宋医生,你本来是柳副主任那一组的人,对于柳主任组内的情况应该比谁都清楚。能分析一下柳主任所在小组的手术完成量不减反增的原因吗?”
杨青抬眼看向坐在最末位的宋泽。
此刻,这个新招进来的主治医师,似乎有了一点用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