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就是千方百计给病人保命。治疗那是专科医生们的事情。
因为医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力争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护士,穷其一生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保住病人的命。
“你昨天为7床的患者努力寻找治愈的方法,站在我一个重症医学科医生的角度来说,并不赞成这么做。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当然,你这次成功了,也许会觉得我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嫉妒你立了功等等。”
胡医生说的这些话,并非没有道理。
“我绝对没有那么想。虽然与您打交道的时间不长,但是我知道,您是一位很好的医生。”
周灿不是拍他马屁,而是真心话。
也许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想法自然也就不同。
“谢谢你的认同。我继续接着说说不赞成你这么做的原因。比如现在给这位患者用药,看起来很简单的静脉滴注,但是你知道吗?给病人用的药物配比、剂量,以及输药速度或泵入速度,都需要经过一遍又一遍的严格计算,并且随时观察、调整。”
“一个医生想要在重症病房把所有的抢救技能、各种用药全部学会,并且熟练运用,没有十几年很难达到
较高的水平。我们这里的医生,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慢慢的独立管床。但是那些住院医经常会遇到各种搞不定的问题。然后向我们这些主治求助。”
“我们主治医师同样会有拿捏不准的时候,这时候就得向主任医师求助了。其实,主任医师也不是神,同样会经常遇到从没遇到过的病情以及抢救情况。他们同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在这个领域深耕,提高抢救成功率,争取把死亡率一降再降。”
胡医生开诚布公的给周灿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充满善意的。
“我就是想告诉你,要做好一件事情,穷其一生的精力都远远不够。便是主任医师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在细分的领域研究得更深入。比如刘主任,在呼吸领域的研究就已经有了极高的水平。但是他并没有转而去研究其它的领域,而是继续在呼吸领域深耕。”
“从你这两天的表现来看,医学天赋极高。但是你这样的天才很容易犯一个严重的错误。雄心勃勃的觉得什么都能做到最好,最终贪多嚼不烂,没有一项能真正拿得出手的成就。真要到了那一步,其实挺可惜的。”
胡医生可谓是用心良苦。
努力劝戒周灿不要走全科医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