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三人留在了万市。
李父父子在工地上找了个瓦匠的活儿,工价比他们镇上高三分之一,李大宝回了学校,继续上学。
李母则在家干干家务活,有空了就去翻翻垃圾桶,捡一些废品,一天下来竟然能赚六七块钱,比工地上的小工赚的还多。
渐渐的,李母沉迷于捡废品。
有时捡的不多,她就偷。
偷的次数多了,胆子大了,就成为了惯偷。
平房区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院子,有好多人家都没有院子,吃饭洗衣,甚至做饭,都会在家门口做。
有人做饭,进屋拿个东西,再出来,煤炉子上的铁锅就不见了。
看见厨房门没关,里面炉子上的铝水壶在烧水,她溜进去拎起水壶就走。
看见谁家门口,晒了床单被套,收了放进脏兮兮的蛇皮袋里走人。
人家在煤炉子上用的高压锅炖肉,她趁人上个厕所的功夫,就连锅带肉给人拿走。
有时连一把扫把都不放过。
晾在绳子上的衣服,屋檐下的鞋子,只要她看中了,就会给人收走。
(不是编,是我家附近真有个这样的人,还是个男的)
进屋偷东西,要是被人看见,她就会笑着说进屋讨口水喝,太渴了,人家见她一个可怜兮兮的老太太,也不会计较。
有人斤斤计较,她就会躺在地上,耍泼打滚儿,非说人家冤枉她,还要讹人几块钱才肯罢休。
要是被人抓住偷东西,她就卖惨,哭可怜,她偷的都是小东西,有些人见她可怜,就会算了。
有些人把她送去公安局,可偷的东西价值太少不够立案,她被教育一顿后,就能被放出来。
偷上瘾了,又不用付出大代价,李母渐渐的沉迷进了偷窃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这一天,李母偷到了元春这条胡同里。
刚进腊月,有钱的人家早早的就买了大量的鸡鸭鱼肉,腌制后,挂在院子里,晒成腊味儿。
有的人家,晒半院子的腊肉腊鸡腊鱼腊鸭,还有猪脚排骨腊肠。
挂在院子里,看着就眼馋。
李母路过这个胡同时,透过院门的缝隙,看到半院子的腊味儿,馋的心痒难耐,她见有户人家家里没人,院子里晒的腊味儿最多。
她就趁没人的时候,偷偷翻墙进了院子。
把人家的腊味儿,装进她的蛇皮袋里,装了满满一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