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大儿的解释后,咂咂嘴,略有些不满的说到。
“标儿啊,你这想法,多少有些不对!”
“若是在大明朝堂里,惟庸若要这么干,咱绝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甚至会指着他鼻子骂。”
“可如今他是要在自己的地盘安排这么个人,弄这么个职位,咱们过去指指点点,那就有些不对了。”
“标儿啊,既然咱已经答应了惟庸,允许他开府建牙、仪同三司,还要给出封地并允许他海外建国,那咱的话,就不能不算。”
“既然他都是一国之主了,凭啥在自己地盘上,还得按照你的规矩来?”
“标儿,规矩这东西,定下了,你就得遵守。”
“如果你自己不遵守,那反过来别人也没必要跟你按规矩来了!”
朱标听到这儿惊讶的扭头看了自家老爹一眼,却发现往日里霸气绝伦的洪武皇帝,正一脸认真的看向了自己。
也正是这一眼,朱标从朱元璋的眼神当中明白了。
为什么平日里性子最是暴躁、最是冲动的朱元璋,会这么耐心的给自己说这些?
因为这是一个父亲在给自己那即将继承家业的儿子上最后几节课。
这个时候细细一琢磨,朱标其实就明白了。
方才是他冒昧了。
他又把胡大老爷的位子给弄错了。
于老朱家而言,如今的胡大老爷,在那封确定这几天就要通传天下的圣旨里,已经确定是要封王、建国、自治了的。
那么,抛开双方的私人情感、亲属关系甚至还有过往的身份等等。
如今的胡大老爷,已然有资格也有理由让老朱家平等相待了。
尤其是方才所聊到的关于之后一段时间里胡家庄要用到的相关政策的安排。
这就是人家的内务。
指指点点一番或者蛐蛐两句,在这种场合都没关系。
但再多的事情,那就没法干了。
正如朱元璋所言,那是人家的事儿了。
想到这儿,朱标挺起身子冲着火炕另一边的胡大老爷喊了声。
“伯父,抱歉啊,方才我有些冒昧了!”
胡大老爷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没什么冒昧不冒昧的!”
“之前我们聊这事儿的时候,我不就说过吗?”
“我说很多政策,你们可以选择一个试点来验证一二。”
“而我那胡家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