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需求的数据分析人员。对于招募的人员,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和发展机会,吸引他们加入。”
周胜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建议很好。我们要尽快行动起来,确保生态修复与监测技术的顺利推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项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与企业就风力发电装置成本降低项目达成了合作协议,明确了技术保密和利益分配方案;通过技术人员的耐心指导和宣传,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并使用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与高校合作的数据分析培训课程顺利开展,联盟也招募到了一批有经验的数据分析人员。
在这个过程中,周胜也没有忘记关注乡村本地人才的培养。他来到南美洲那个参与“人才孵化”计划的乡村,与那位通过学习生态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为乡村带来发展的年轻村民交流。
周胜问他:“小伙子,现在感觉怎么样?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年轻村民兴奋地说:“周先生,太感谢您的‘人才孵化’计划了!现在我们村的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不过,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我们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方面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我们有点应对不过来。”
周胜思考了一下说:“这是个好现象,说明你们村的旅游发展有潜力。对于游客个性化需求的问题,你们可以组织村民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了解不同游客的需求特点,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另外,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的反馈,找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集中精力解决。”
年轻村民恍然大悟:“周先生,您说得太对了!我们之前没想到可以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反馈。我们马上就组织村民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周胜又来到亚洲的一个乡村,这里正在推广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他与一位正在使用系统的农民交谈。
周胜问:“大叔,这个系统用着还习惯吗?对您种地有帮助不?”
农民笑着说:“哎呀,周先生,这系统可帮了大忙了!以前种地全凭经验,有时候判断不准。现在有了这个系统,啥时候该干啥,都清清楚楚,庄稼长得比以前好多了。就是有些功能我还不太熟悉,还得再跟技术人员学学。”
周胜鼓励道:“大叔,您学得已经很快了!有不懂的地方就多问技术人员,他们会一直帮您的。您要是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建议,也可以随时告诉我们,这样我们就能把系统做得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