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的大小客商,正式宣布了修盖货坊的事。
早前,程卿就让人放出了小道消息,得到消息的客商们都在猜测消息的真假,为了让离开秦安县的客商们有充裕的时间返回,程卿才故意等了这么多天。
越多人参与“竞标”,衙门的收益才越大。
程卿把初步规划做成了平面图,标明货坊的位置,几个交易市场的分布,和配套房舍的大概面积,整体规划一目了然。
几十个商人凑在图纸前看了半天,对货坊的布局指指点点,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再三询问是不是只有货坊里才能交易,得到肯定答复后,有几个商人已蹿到了程卿面前,把程卿团团围住。
胡县丞觉得没人会同意,事实上商人们为了争夺程卿放出去的经营权,差点在县衙就打起来,还是被衙役们拼命拉开。
“程大人,小人愿出百金!”
“程大人,小人家三代经营车马店,是西北说得上名号的,您就考虑下小人吧……”
“程大人,小人想买琉璃器具!”
想买琉璃的商人被拖开,今天不谈这个。
想用银钱买断经营权的才能和程卿搭上话。
程卿不听那些溜须拍马,她只认最实际的东西,谁出的银子多,经营权就交给谁。
原则上每人只能买一样经营权,价钱和占地面积还有关,要经营仓库类的,肯定得买大面积,至于买到经营权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做该门生意,程卿允许他们将来自己调换。
该补差价的就补差价,交易双方都同意就行!
当场给付定金的商人不少,没有带够银票的,在签订契约后也在最短时间内将剩下的尾款用银票补齐。
从商人们在县衙聚集,到货坊的每个有用边角地经营权被拍出,前前后后花了三天时间。
一切尘埃落定后,程卿问胡县丞:
“现在不缺银子了吧?”
胡县丞先点头又摇头,看起来傻乎乎的。
“岂止是不缺,是多了。”
商人们交付的银钱,只有一小部分是现银,大部分都是大额银票。
今年春天,裕丰钱庄在秦安县开了分号,来往秦安县的客商们纷纷用起了裕丰钱庄开出的银票,在秦安县就能验明真伪,能兑换现银,能零换整,整换零,大大方便了秦安县境内的各种商贸交易。
这一次规划货坊,程卿还给钱庄留了个位置,裕丰钱庄的管事很痛快掏钱买下了永久经营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