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能吃饱穿暖,有工钱拿,男人养家,她们亦在养家,工作机会带来了地位的提升。
第三年,何婉织坊产出的东西,卖到了军队里。
戴上羊毛手套,穿上羊毛袜,手指和脚趾冻伤的情况少了,士兵可以更适应冬季作战,何婉不仅赚到了钱,还收获了名声。
何婉用赚到的钱,在秦安县办了个女子学堂,教识字,教纺布、刺绣,凡是适合女子做的营生,何婉都尽量会把课程开设起来。
淮南大旱,何家捐了不少钱,何老员外病逝在五河县。
朝廷给了崔老爷嘉奖,却漏掉了何家。
孟怀谨登基的第二年,改年号为新启。
新启三年,朝廷封何婉做了秦安县主,嘉奖何婉立下的教化之功。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何婉看成是程卿的附属品,秦安县主的名声甚至盖住了程卿,程卿把高调的名声让给了何婉,她自己的功绩,同样也无法遮掩。
三年过去,秦安县城规模扩大了一倍,人口增加了两倍,由西北一个可有可无的县城,变成了堪比州府的繁华之所。
新启三年,孟怀谨登基后的第二次会试,秦安县学有七个举人进京赶考,会试放榜,六人榜上有名,震惊了整个西北,亦震惊了主持会试的礼部。
贫瘠荒芜的,不仅是老百姓的荷包,还有当地人的头脑,胸无点墨,自然没有大志。
那么偏远贫瘠的地方,能有七个举人参加会试,已经是很古怪了,还六个人考中,因为什么原因,朝臣们心知肚明——程卿在秦安县,这七个参考的举人,都是程卿的学生!
一起上
60328865
宝妆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六一书屋】 www.6186618.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6186618.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