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的人多了,王朝就在风中摇摆,一股小风吹过没塌,十几股小风一次吹过,甚至慢慢汇聚成大风……盛世和乱世的区别很简单,只要老百姓有口饭吃,能勉强活下去,没谁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造反!
程卿和五老爷达成了统一认知。
五老爷沉默半天:“小郎,你觉得大皇子被立为储君的机会大不大?”
皇帝的儿子不少,五老爷独独提起了大皇子。
程蓉的仇,五老爷还没忘记呢!
程卿自然也不会忘。
她和五老爷还没有开诚布公谈过此事,眼下五老爷捅破了窗户纸,程卿说话也没有顾忌:
“皇帝立谁做储君都行,唯独不能是大皇子。”
程卿觉得,如果皇后娘娘全力支持五皇子,五皇子做储君的机会最大。别的皇子不敢去淮南,五皇子去了,五皇子不仅几次逃过刺杀,又熬过了时疫,还以督军的身份剿灭了长巾贼,收复淮南地区。
虽然领兵打仗的人是石总督,这功劳有一半得记在督军的五皇子身上。
哦,五皇子还完成了淮南赈灾。
程卿和程知绪,包括崔彦等所有赈灾的官员,都是在五皇子的“领导”下做出了成绩,五皇子当然有大功。
五皇子以前虽是个小透明皇子,只凭淮南之行立下的功劳,已经可以立压其他皇子了。
别的皇子以前办的差事,都是些小差事。
皇帝老了,对儿子们也很防备,不肯放皇子们远离京城,五皇子没有母族可以依靠,是个光杆皇子,皇帝才放心五皇子去淮南。
如果皇后支持五皇子,把五皇子记在名下,五皇子既有名望支持,又有了半个嫡子身份,自是当仁不让的储君人选!
程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五老爷心生忧愁。
程卿这是要站队了?
南仪程氏一直是不站队的。
谁当皇帝,程氏就忠于谁。
可程氏不站队不结党,忠于君上,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
五老爷缓缓点头,“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你年纪不大,做事却谨慎,老夫相信你的眼光。”
五老爷不是嘴上说支持,这次开诚布公后,五老爷还给了程卿一份名单,上面写着一些宫人的名字,在某年某月进宫,如今在哪个宫做事,老家何处,家里有几个亲人等等。
“叔爷,这——”
“给你的,你看完了就烧掉,这些人都是可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